传统“和”文化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价值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但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丰厚优秀文化资源的原生地,对其发掘和现代性转化不足,值得国人警思。①本文将对作为中华文化血脉的和文化进行积极开挖和提炼,探讨这一传统核心价值的现代性转换,阐发中国传统和文化在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外交治理五大方面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和文化的意旨

和的本来意义是指声音相应、节拍和谐。《尚书舜典》曰:律和声。《道德经》曰:音声相和。后来,和逐渐引申为协调之意。《国语》中解释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意指和谐是把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之平衡。《说文》中解释说:和,相应也。意指和谐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呼应。《广雅》中解释说:和,谐也。意指和谐就是事物之间相互配合。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文化既指事物所处的和谐状态,又指平和的处世态度,还指国家之间的和平局面等。总括起来说,和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和合之道的致世原则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主张中的核心观点。古人将和提升到道的崇高地位,认为和谐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归宿。《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汉代董仲舒认为和是天地至上的规律,认为天地之道,必归之于和。揭示了天地运行存在和与不和的状态,但是最终还是以和谐为其本真。和不仅具有道的地位,还兼有方法论功用。中国哲学强调的和,就是度,是中国极好的辩证法。②和就是恰当,就是恰到好处。③和谐是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④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事物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2.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天人合一是人与天之间的理想关系与至上境界。钱穆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天、人关系的研究。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天人之学孕育了唯物论的萌芽,启发人们要尊天敬地,天道不可违。道家强调要以自然为最高法则,即道法自然。孟子提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万章上》),意思就是非人力所为而又做成的是天的力量。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把天看作独立的外在的客观存在,认为天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不因人而变,正所谓天行有常。

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认为天与人可以归入一个类属,天道与人道能够统一。张载的性与天道合一(《正蒙诚明》),道出了人性与天性的融合。庄子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无间的统一整体,其最高理想是与天和(《庄子天道》)。古人探索天道,是为了破解其客观运行的密码,尊重自然运行的规律,顺应人类发展的趋势。天人合一代表了中国智慧的高级境界,是在天道中识尽人道,在人道中借鉴天道,既尊重天意、敬畏自然,又借重天道构建人伦。

3.和实生物的发展规律

和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法则和运行规律。《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奠定了阴阳和合的本体论基础。老子说冲气以为和,万物包括阴气、阳气,两者相互作用生成万物,解释了宇宙的生成。和实生物(《国语郑语》),指出宇宙是一个在差别中和谐生息的有机整体,不同事物彼此和谐才能生发世间万物。只有天地相率,阴阳流形,才和之至也。天地、阴阳等对立统一的方面融和而生,以成宇宙。

4.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文明历来就有以和为贵的理念,重视和谐。《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所谓礼的价值,贵在促进和谐。汤一介指出,中国人的和谐观念包括人自我身心态内外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而普遍和谐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3页。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中国人固有的价值选择。

5.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

和而不同是思考问题的重要智慧。和的本质是多种差异的协调。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所谓和,就是在不同基础上的统一。所谓同,就是没有差异。这揭示了思考处事的核心原则,启示我们既要互相包容、尊重差异性,又不能唯唯诺诺、强求一致。和而不同的本质是和而不流,只有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怀、志向情趣等问题上相互吸引、达成一致,才能和衷共济、和气致祥、和睦相处,这不同于世俗之人的庸俗交易、以利取人、丧失原则的和稀泥。和而不同的基本方法是求大同而存小异,是一种互相融合、相互交织、互相包容的关系与状态,注重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一致。

二、传统和文化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1.政治治理上下和:从行政管制到政治治理,推进协商民主

和谐的政治治理要保证执政者和人民群众的和谐。古人早就意识到为政者是舟,群众是水,只有保持两者和谐,才能安定无事。执政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民众关系,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政治治理的最高法则,是保持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官民同心同德,即民与上同意也(《孙子兵法计篇》)。习近平指出,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执政党就要把群众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总体框架,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

和谐的政治治理要形成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是政治理想的重要内容。鲁定公请教君臣相处之道时,孔子回答: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即必须以相应的礼节尊重下级,不能颐指气使,要做到平易近人;下级要敬重上级,忠诚于上级。孟子以身体为喻,精辟描述了上下级关系的境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篇下》)。

和谐的政治治理要推进协商民主。中国古人已深知上下和睦、上下协商的政治文明,创造了上下集体协商的政治治理制度。根据《尚书》记载,中国原始社会的尧、舜时期,举凡重大决策、领袖产生等举国大事皆要召集四岳十二有牧四岳群牧举行会议集体协商决定。新中国以来,协商民主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独有形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应该强调公共责任、公众参与、社会听证,提高合作能力,贯彻平等议事原则,包容不同表达,就重大决策进行协商,扩大共识,形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监督。

2.经济治理贫富和:从分配失衡到财富共享,合理配置资源

和谐的经济治理要追求财富共享。和文化的一个关键内蕴是均与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主张经济利益的均衡与协调是一个共通主张。老子认为有道者的正确做法是有馀以奉天下,解决贫富均衡问题应是损有馀而补不足,而不是损不足以奉有馀(《道德经》)。孔子指出,执政者的意识应该是患不均,只有实现财富相对均平,才能均无贫(《论语》)。韩非子认为明主治国应该论其税赋以均贫富(《韩非子六反》)。物质财富是否公平分配、经济利益关系能否合理协调,是关乎社会是否稳定、国家能否安宁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和谐的经济治理,必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财富共享,在获得经济发展之后应采用税收等各种手段、方法、方案、途径实现共同富裕。

和谐的经济治理要处理好政府和民众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古代思想家指出,有恒产者有恒心,要让民众经济富足才能保证和谐稳定。开明执政者必须做到让人民群众具有足够、足量的财产,能够孝顺父母,保证家庭生存、好年份收成好,保障凶年免于死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当代,要促进社会公平,必须要分好蛋糕。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4月,第74页。执政者要探寻既促进经济增长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发展模式,周晓、刘建华:《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化研究:1990 2013》,《人文杂志》2014年第9期。对分配失衡的现象有所警示,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在资源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上的比例,实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要更加关注民生,实行富民优先战略,将政府收入的大量资金用于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项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社会治理多方和:从单一控制走向多方参与,实现协同共治

和谐的社会治理要建设社会主义式的大同社会。儒家一直有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大同社会的总特征是天下为公,而社会各个阶层能够各得其所,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运大同》)。这种社会理想非常可贵,希望消灭自私自利之丑恶现象,构想社会的和谐图画。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古代中国的这些社会理想是一脉传承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谐的社会治理必须推进多方和睦,防止社会失衡和断裂。

和谐的社会治理必须吸引各方共同参与。古代贤明政治家多鼓励民众参政议政。子产认为郑人聚集乡校议论时政是吾师也。古代还有政府与社会和谐共治、民众集结自治的思想萌芽。梁启超指出,中国古代有社会民众自治之特质(《论中国人种之将来》)。和谐的社会治理,应该吸收古代和谐共治的基因,挖掘重民本、尚和合的时代价值,推进公共治理。社会治理没有旁观者,现代化社会治理的主要趋势,是从传统管制型向公众参与型转变。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互动,增进社会认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建立社会治理体制框架。政府承担起社会治理责任,各类企事业单位承担相应的社会服务责任,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社区自治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承载社会管理职能,形成基层社会管理体系。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社会管理,通过人心管理达到减少社会分歧、促进社会认同、提高社会凝聚力的目的,使每个社会成员有理想、有奔头,形成公平公正的制度化流动通道和上升机制。和谐的社会治理要重视社会互动,增进社会认同。

4.生态治理天人和:从环境破坏到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

和谐的生态治理必须保护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保护自然是重要观念。庄子认为万物同一,崇尚和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境界。《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规定,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蜇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笼罩鸟兽,不得烧野田草,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可见,古人对自己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抱以积极保护态度,珍惜一切生命,其生态思想颇有见地和先见之明,可供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借鉴。古人万物合一的生态智慧,告诫我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离开了人也就失去了意义。古人保护自然万物的做法具有历史昭示作用,启示当今人类必须借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天论》)的伟大思想,使得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和睦相处。

和谐的生态治理需要注重可持续利用。古代有识之士早就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禹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保护草木之长成,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保护鱼鳖之蓄养(《逸周书大聚解》)。《史记殷本纪第三》记载商汤见野张网四面,害怕鱼鸟尽之,乃去三面。古人懂得向自然索取资源之时,要有节制,注意时令。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意即对鱼类和鸟类不能猎杀无余,开发利用资源应有节度。曾子指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礼记祭仪》)重物节物,才能维系人类持续发展。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才能实现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意即对鱼鳖、森林等自然资源要节制利用,注意储备、采收分隔时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当今强调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强调人对自然的有节制的、可持续的生态开发。

5.外交治理万邦和:从摩擦冲突到和平共处,共建和谐世界

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尊重不同文明。《书尧典》曰:协和万邦。中国传统的和思想无疑为世界各种文明的包容、和谐提供了重要价值。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和气是中国至高无上的品质,是现代世界最需要的特质,若被世界各国采纳,地球会出现更多祥和。中国人权研究会:《东方文化与人权发展》,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说,和谐就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精神,如果不尊奉各种文明和谐相处的理念,人类前途是可悲的。[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59页。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承认互相之间的差异性、互相尊重,这才是人类不同文明协调发展之真谛。文明无高低优劣,反对民族歧视,加强文明对话。反对宗教偏见,倡导文明宽容。

构建和谐世界,必须维护和平局面。在国家与民族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反对攻占、主张教化,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易经》载:万国咸宁,各个国家之间要保持安宁状态,不能乱打乱伐。孔子主张用文治手段、道德感化来处理关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墨家反对攻占,主张大不攻小国、强国不侮弱国的外交原则,强调各国之间莫以兵刃以相害(《天志下》)。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自觉的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6月,第271页。中国要坚持和平共处基本准则,反对战争,主张外交谈判手段解决问题,自身要和平崛起,要与世界各国合作,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战略   孟子   论语   执政者   天道   中国   万物   传统   和谐   能力   战略   自然   价值   关系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