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论文摘要:我国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各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当前各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策略与原则。

论文关键词: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环境管理;水污染控制策略 1 中国流域水污染状况 经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 全国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分4级控制,分别为国控测点、省控测点、市控测点站和县级测点,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

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目前已初步形成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其中有国家投资建设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1.2 流域水污染状况 2003年度7大水系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 Ⅲ类水质要求,3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 Ⅲ类水质断面占5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

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 长江水系:国控监测断面103个,其中Ⅰ Ⅲ水质比例占71.8%,Ⅳ Ⅴ类占17.5%,劣Ⅴ类占10.7%。

长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 黄河水系:国控监测断面44个,劣Ⅴ类水体占38.7%。

干流22个断面中Ⅱ Ⅲ类水质占3l.8%、Ⅳ Ⅴ类占54.6%、劣Ⅴ类占13.6%,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

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81.8%的断面为Ⅰ Ⅲ类水质,12.1%的断面属Ⅳ类水质,6.1%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水系:41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 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7%、64.1%、10.3%和17.9%。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

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水系: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 Ⅲ类水质断面占18.6%,Ⅳ、Ⅴ类水质断面占41.9%,劣Ⅴ类水质断面占39.5%。

淮河干流14个断面中,Ⅱ、Ⅲ、Ⅳ、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4.3%、21.4%、57.1%和7.1%。56.8%的省界河段水质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 海河水系:65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 Ⅲ类水质的断面占21.5%,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4.6%,53.9%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

海河水系污染仍严重,但与去年相比水质有所改善。海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辽河水系:37个国控监测断面中,满足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占29.7%,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9.7%,劣Ⅴ类水质断面为40.6%。辽河水系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挥发酚。 湖泊水库:2003年度监测的28个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有1个,占3.6%;Ⅲ类水质湖库有6个,占21.4%;Ⅳ类水质湖库有7个,占25.0%;Ⅴ类水质湖库有4个,占14.3%;劣Ⅴ类水质湖库有10个,占35.7%。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太湖、巢湖处于轻度、中富营养状态,滇池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上述7大水系中污染较严重的为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BOD和COD等。水污染程度与地区降雨量有关,在年降雨量为650mm以上的地区,水流域的Ⅰ Ⅲ类水质百分率较高。

2 实施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003年我国GDP占全世界份额的4%,但物耗却占全球的7.4% 40.0%。其中,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

我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对比如表1所示,高物耗低产出带来高污染负荷的特征,造成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下降,水污染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交通运输   水污染   流域   海河   辽河   干流   断面   水系   水质   中国   水环境   现状   指标   策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