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当前,我国在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后,却在社会凝聚力、发展方向和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又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如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信念淡薄、诚信缺失等,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在不少人身上表现十分突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又何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信仰危机现正在腐蚀着我们社会的根基。根基不牢,我们的社会必然像大厦失去根基一样,出现倾斜,甚至倒塌。所以,虽然我们当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但是理想信念仍然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主阵地。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相信它构建将进一步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提出坚实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1.人们对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统一

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一个人要是没有了魂,那就是一具空壳。人要是缺了这精神之钙,必然会思想迷茫、颓废不振,甚至走向堕落的深渊。当前,人们已认识到,理想信念的缺失已经不是极少数,而是一部分了。理想信念警灯的亮起,再次警醒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已是刻不容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化,西方敌对势力更是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面对价值观领域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坚守好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我们的意识形态安全。人们普遍认为,公民的理想信念面对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思潮的侵袭,显得那么无力和软弱。他们中还包括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模糊动摇。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主流核心价值观来主导和引领人们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的一切都是手段,最终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让人民生活的安心、放心、开心。

2.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一致

爱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缺少了这个精神支柱,我们的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与和谐可谈。在改革开发的30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们庆幸生活美好的同时,也不可回避地面临着一些问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等在不少人身上表现十分突出,这种精神支柱的缺失正在腐蚀着我们社会的根基。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急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深度不够

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就孤立地去看那24个字,简单地把24个字对号入座,但殊不知这24个字也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和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深刻、内容全面、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则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十八大将其提炼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性强,简明易懂易记。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老百姓记忆,从而更容易深入人心,落于行动。正如当年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一样,简洁高效有力!实际情况则是,人们大多停留在看的层面、知的层面,而没有真正理解并落于行动。做事最怕一知半解,要想真正落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深刻理解它,并将其内化于心,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广度不够

它主要表现在过去几年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出现了二元结构,简单的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主要落实在编内部分,比如仅停留在领导干部和政府当中,而忽略了编外人士的培训和教育。使得宣传普及度不够广,没有覆盖到全体人民。编内人员在总体上所占份额只是少数,而编外人员则是大多数,我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火车头作用这无可争议,但大多数人的思想唤醒工作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集体的力量是个人力量无以伦比的,没有火车车厢的配合,火车头跑的再快也没有意义。所以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宣传,一定要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2.一些部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重视不够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单位、领域、行业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重视不够,认为它是不重要的事,是一阵风的事,而经济工作才是重点。他们忘了思想决定行动,总书记都说了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它的宣传教育工作那也是极其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就是一个方向,业务工作做得再努力,如果方向错了,那你的努力只能是错的更远、离目标更远。所以方向性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避免做无用功、甚至是越走越远。同时,我们要注意宣传活动的方式方法。现在我们的宣传活动出现了重形式、轻效果,重表面、轻实质,宣传单一、老套、教条的死板枯燥现象,这样更是削弱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这种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3.价值观念多元化充斥着主流价值观

当前,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利益结构的多元化,由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转型期的一种价值冲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整合,通过整合来寻求共识,缺乏了共识,就很难谈和谐、谈凝聚力、谈稳定。比如西方一些腐朽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借助网络平台,组织了大批写手,专门歪曲我们的历史、抹黑我们的英雄,混淆我们年轻人的是非观,还通过一些游戏电影大肆宣传黄色暴力,来腐化我们的青年,想通过颜色革命摧毁我们。社会思潮被西方拜金主义思想影响,最经典的人物就是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马诺,她对邀请她一同骑单车的男嘉宾说,我还是愿意坐在宝马里哭,这种只重视物质,而不管精神的生活就是一个空架子,一碰就倒。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稳定从何谈起?道德滑坡,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诚信的缺失,让人们出现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不敢帮,存在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的心理。为了金钱不顾一切,乃至生命。诚信的缺失给社会带来的是世情冷漠、道德沦丧、犯罪高发等一系列问题。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当我们不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那非主流价值观就会登上舞台,左右人们的思想。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1.加强党员干部与公众人物的引领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行业要有侧重面,不能一刀切。我特别举了两个人群,一个是各级党员领导,一个是公众人物。对他们践行的标准要高于一般人。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还有公众人物,更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知道文化作品,要是急功近利,不想A得人民,只想及时赢得人民币,必然会制造无数垃圾,更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这种公众人还有一定的领导干部,她的示范效果,那是非常强大的。老百姓就是透过你看这个国家,看乌兰察布的标杆,看乌兰察布的政治环境、社会风尚。我们就应顺藤摸瓜,弄清什么是重点人群,什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同的人群当中,哪个人具有举一反三、具有标杆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抓住这些关键少数。

2.加强制度建设

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于行动就必须有制度的保障护航,没有制度化,就没有常态化。要是我们的制度跟上来,好的事情做起来就有了后盾支撑,大家就理直气壮了,正能量就腰板硬起来了!制度建设一定要注意,将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相结合,将大制度与小制度有效结合,简单说就是,既要制定咱们乌兰察布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又要结合每个单位、每个行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各自的细化制度,并将两个制度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一定要避免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制度建设。

3.公德私德,两手抓,两手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重公德建设,轻私德建设倾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公德就是他律;私德就是自律。而我们现在讲的道德就是他律与自律的结合。他律是监督每个人言行的一把戒尺,有了他的监督与制约,能有效改善人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律的最终目的是使规范变习惯。变成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才是我们制定规范制度的目的,不是一味地为了惩罚人,重点在后半部分,形成好的习惯。但我们也要承认他律不是万能的,它主要是监督制约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言行,那么在没有看见的阴影下,又怎么监督呢?这就需要启动自律。自律相对于他律来说,他就是个360度无死角监控器。这个监控器是24小时工作,而且是植入人脑的,不分地域,没有隐私,全方位监督与制约。但我们也知道自律缺乏长远性,要是没有他律的约束也不行,所以说他律和自律必须两手抓两不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   乌兰察布   私德   核心价值观   缺失   价值观   理想信念   思想   制度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