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120138-01

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为今后的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工作观念、调整农业工作思路、改进农业工作方式, 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

1. 阜阳农机化现状

当前,阜阳市农机化发展已进入一个由初级阶段迈入中级阶段(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农业劳动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降到40%)的关键期,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新起点。这主要体现在:

(1)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4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9%;大中型拖拉机9655台,比上年增长60.8%;小型拖拉机13.6万台,比上年增长1%;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33.8万部(配套比1:2.3),比上年增长7.3%;联合收割机7571部,比上年增长7.7%;农机资产原值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

(2)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农机装备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装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稳步提升(82%)。其中,阜阳市小麦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去年,全市共完成机耕面积855万亩,机播面积860万亩,机收面积724万亩,机脱量310万吨。其他农作物,如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红芋和蔬菜大棚的机械化生产在某些环节上实现了一定突破。

(3)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2006年,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4.3亿元(05年16.4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其中,农机作业纯收入10.5亿元,按全市800万农民计算,人均增收131元。

(4)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有所突破。水稻、玉米、花生、红芋机械化生产、秸秆机械打捆、机械化还田以及蔬菜大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成效。去年午收期间,颍上、阜南和临泉先后召开了小麦秸秆机械打捆旋耕灭茬现场演示会。秋季,阜南县又召开了玉米联合收获现场会,向广大农民群众示范推广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2. 农机化发展面临不足

阜阳市是农机大市,但还不是农机强市。目前仅有大中型拖拉机9655台,联合收割机7571台,水稻机插秧、玉米联合收获、秸秆机械打捆及旋耕灭茬才刚刚起步。不论从农机装备总量、装备结构、科技含量,还是区域发展平衡等各方面来看,农机化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 农机化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

一是政策扶持。今年的中央1号、省委7号和市委1号三个文件都把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整段表述,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到目前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颁布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促进农机化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有了更加完善的政策依据。

二是投入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机化发展的投入逐年加大。特别是今年,省局支持我市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590万元,阜南、临泉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240万元,加上省财政玉米收获专项补贴资金22万元,总共852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倍还多。同时,市、县二级财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随着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机化的资金投入还会越来越多。

三是需求旺盛。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劳动观念的转变,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目前,我市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近300万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业生产对机械化作业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机的需求、购买的热情会越来越高;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4. 推进农机化进程对策

(1)继续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实施"两深一精"技术急需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旋耕机、播种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为重点,对关键机具给予优先补贴,全面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

(2)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步伐。重点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推广先进适用配套的农机化技术及机具,即玉米联合收获、红芋起垅与收获、花生铺膜与收获、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插秧、蔬菜大棚生产,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植保施药、设施农业机械化等一些可供大面积应用的成熟技术与机械设备。要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理机械,尤其是要引进推广小麦秸秆打捆、旋耕灭茬机械,提高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步解决我市农民每逢午收大面积焚烧小麦秸秆的问题。

(3)大力培育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局要根据省局制定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普查,建立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并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扶持一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利用各级农机协会平台,为农机生产者、营销者、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优质服务。市、县两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把培育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重点,注重发现、宣传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适时组织外出考察、研讨活动,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理论研究。2007年,每个县、市、区要重点发展3-5个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大户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积极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其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和保障。

(4)加强农机化宣传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局[2007]21号《关于做好2007年农机化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杂志、标语、图板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化政策和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扩大农机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更加重视、更加支持农机化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密切配合,寻求理解和支持,共建农机化工作和谐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   阜南   阜阳市   作业   现代农业   新农村   秸秆   小麦   农机   玉米   农业机械化   组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