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作出了说明: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在过去的经济发展结构中,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度不够,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革和我国的经济战略的调整,中小企业开始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开始成长并且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其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壮大。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机构设置。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部门主要是用对资金的流转进行管理和组织,财务作为职能部门形式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在财务部门额组织形式上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由财务的账面和会计核算两种机构组成,通常称之为财务和会计,这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将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进行了最有效的融合,是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模式更加的规范化,部门的职能工作也更加的清晰明确,两个部门对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明确划分,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岗位设置。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上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理念,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出现很多交叉与重复,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有一定的能力局限和管理观念的局限,忽略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整体管理最后中的重要作用,对管理的机制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中小型企业中极易出现管理者将私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混合使用的情况,是财务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3.职能效率。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梳理的综合管理工作。在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中,管理中忽略了财务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视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营销作为重中之重,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和模式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不合理的管理和经营模式,这种管理理念和方式无法使企业的盈利情况得到清晰的认识,阻碍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发展和提高,不利于公司的专业化经营,造成了公司职能效率的低下。

4.融资模式。在企业的融资模式上,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大部分企业会有较为明显的私营化特点,企业融资的自由度极高,对融资风险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合法程度低,管理者对资金的流向没有较为明确的财务记录,缺乏规范的管理,使企业的融资模式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是通过原始劳动积累或亲友集资的方式进行企业融资,使得资金数量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规模,单一的融资渠道和模式让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偏低。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经营的风险较高,融资困难。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是因为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偏低,导致经营的风险偏高。经过对中小企业实际经营模式和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内部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上,管理水平的低下和财务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经营无法真正的发挥实际效果。另外,中小企业整体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和大型企业相比较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差,要想改变企业技术现状较为困难,没有资金的加持,无法引进较为先进技术和设备,使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偏低。

2.管理者融资意识较为薄弱。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良好的管理理念和处理经验,他们对企业实际负债情况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从企业统筹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企业融资的问题。另外,企业高管在人员管理的理念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通常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对待企业员工,没有从企业现金流动情况和获利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人员管理,资本价值没有达到最大化,现金流动心差,资本的效益难以发挥,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加大,总体效益难以统筹协调。

3.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方面,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和不健全也是影响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是完善对公司的整体经营效果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企业财务部门和管理者对整体企业的资金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有没有整体运筹的能力是对公司财务管理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的金融竞争中,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企业融资较困难,成本偏高,在银行进行贷款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公证费和审计费等费用,这更加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依靠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依靠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政府在2013年代额时候设置了专项基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资问题给予最大化的支持,发挥政府对市场的统筹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作用进行及时的业务汇报和资金申领。政府也可以适当的降低中小型企业的税收水平,用政策的优惠来减轻企业负担。

2.提高财务部门的专业素养。通过财务相关知识和管理理念的培训来加强财务部门整体的作用,提高部门人员整体的专业素养,将工作人员对财务的重视提高,端正其工作的态度,通过公司组织的相关培训课程来加强财务知识水平和财务的管理水平。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自身对财务方面的学习课程,不断满足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来更好的进行财务工作。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素养,还要具备优秀的道德素养,把公司的整体利益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公司财务资金的安全,抵制财务造假行为,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财务部门人员还应该对财务相关法律条文有清醒的认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3.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文件用来说明本部门所有岗位的职责,管理人员根据公司实际的情况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和制度,保证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账目进行定期的核算,将管理人员的私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明确分离,保证企业资金的高利用率和高有效率,将各部门的资金进行优化整合,积极相应国家政府的纳税政策,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完善,从而对公司的财务发展做一个良好的规划。

四、结语

中小企业要想实现企业的财务转型,获得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体系,就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财务部门改革,实现整体运行体系的完善和相关财务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一个创新型的、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企业,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获得长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管理者   融资   中小型企业   对策   中小企业   财务部门   资金   财务   工作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