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成长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

理论界对企业成长理论探究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虽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当代经济学理论对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是比较关注的,这为我们研究企业成长理论与财务管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是建立在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基础之上的。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到,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劳动变得更加熟练、专业性不断增强。这有利于企业成长,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其实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如果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专门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了促进企业成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更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财务难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我们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来剖析企业的成长问题:企业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企业家理论。这也涉及许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如财务预测与决策问题、资本结构问题、财务分配问题,都与企业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企业家理论密切相关。

奥地利知名学者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重点剖析了创新理论,后来他又在《经济周期》等著作中加以发挥,构建起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石的企业成长理论机制。这也启示企业财务管理要进行创新,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成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葛瑞纳在其《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著作中剖析了大量的案例,并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强调,企业总是要经历磨难才能发展壮大,待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定会遇到所谓的瓶颈问题,如果企业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便会迎来新的机遇。企业总是在和困难相抗争的进程中取得发展的。在具体过程中,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等对于自身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其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在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往往要在投资和筹集资金方面花费很多精力,投资管理和筹资管理往往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企业成长阶段,企业往往要在生产经营方面花费很多精力,营运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往往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企业成熟阶段,企业往往要在如何保持市场份额方面花费很多精力,要在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方面尽心尽力,财务分配和利润分配往往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企业衰退阶段,企业往往要在如何退出和进入方面花费很多精力,兼并重组,甚至破产清算往往是财务管理的重点。

现代的企业成长理论中,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指出企业面临五种竞争力量:供应商以及消费者讨价还价、潜在进入者以及替代品的威胁、同行竞争者的压力。企业面对这五种竞争力量,其财务管理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供应商要提高供应价格,这会增加企业采购成本,企业就会面临选择新的供应商的问题。如果供应商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甚至面临是否要兼并供应商的问题。这里面有大量的财务管理问题需要解决,如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决策、原材料采购财务预测与决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安蒂思潘罗斯提出了著名的企业资源成长理论,她强调,我们应该以企业资源的配置状况为切入点来看待企业的成长问题,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努力提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加快企业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优化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争取最佳财务资源配置效益,要在提高企业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

潘罗斯出版于1959 年的《企业增长理论》一书,是研究企业成长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潘罗斯认为,企业是一个管理组织,同时也是人力、物力资源的集合,企业内部的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我们认为,更准确地讲,企业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的集合。财务管理在企业成长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作者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罗斯   亚当   企业   著作   阶段   供应商   重点   理论   财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