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油画艺术之设计感

探究油画艺术之设计感 探究油画艺术之设计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3/11/16 栏目:美术论文
【热点导读】:透视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情结 尊重孩子的天性 素描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考

探究油画艺术之设计感

一、点线面的基本要素开启了画面抽象性的构成形式

当绘画摆脱了写实的束缚后,改变了传统写实性绘画的“描述性”特征,变成了富有抽象意味的构成形式。画面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已经弱化,构图纯粹为了画面“好看”而服务。油画从设计中吸取营养元素,通过运用设计中点、线、面的基本造型要素来构成画面有意味的形式。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构成主义、荷兰新造型主义,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是抽象艺术的创始者,其绘画作品便充分体现着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设计感,他们对平面设计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着名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一生更是致力于探索“中西结合”之路,更致力于研究画面形式构成美感。吴老先生自己也说:“我自己长期探索用点、线、面,黑白灰及红、黄、绿有限数种元素来构成千变万化的画面,展拓画幅,在点、线的疏密组合中体现空间效应。”吴老先生生平创作了许多江南小镇风景作品,作画使用材料虽有油画、国画的区别,但画面追求的是考究的构图以及形式构成美感,尤其是白墙与黑色瓦片的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构成的形式意味。

二、色彩具有单纯、强烈的装饰性意味

油画作为一个较大画种,其魅力主要来源于色彩,可以说色彩的运用对油画作品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实性绘画试图模仿物象在一定光源色和条件色的影响呈现出的细腻、真实的色调情况。但当这种相对比较客观的色彩并不足以表达画家强烈的情感时,为了表达其内心更加真实的感受,画家摆脱了客观色彩,理性处理色彩的形状、面积、比例、冷暖、位置等,并注意色相的象征性,使得画面看起来极富装饰性意味。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大师,他就是油画家克里姆特。他的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诸艺术要素,大量用类似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纹等图案元素,强调轮廓线,画面效果类似镶嵌画。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神秘色彩。国内有些油画作品从我国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如借鉴木板年画、淮阳泥泥狗等用色体系,对作品颜色进行大胆的处理,用色单纯、浓烈,体现出了浓厚的装饰意味。

三、追求变形趣味

夸张、变形是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这是装饰画的一大标志。之所以要变形我想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客观原因,许多事物不入画,需要进行艺术处理,使之符合构图或审美的需要;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艺术家强烈的内心感受,不变形不行。而油画也不在循规蹈矩的“比葫芦画瓢”,也玩起了变形。如油画家莫斯利阿尼的肖像作品,人物都是经过拉长变形的,尤其是颈部、面部五官也都做了这种处理,画面没有背景,顶多是几何化的画面分割,这种拉长的人物给人强烈的孤独感,或许也正是画家内心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设计中点线面等构成元素完全可以为油画创作进行服务,适当运用设计元素,对于油画而言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美术艺术   油画   油画家   艺术   构图   元素   画面   意味   色彩   形式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