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 创新意识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创新。创新包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因,对创造活动的进行起激发促进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教育处于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度地位。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在高中阶段贯彻素质教育,无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科学运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模式使这一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怎样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从以上种种论述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至少有下列三方面特征:①怀疑意识;②好奇心与求知欲;③发散式思维习惯(想象力)。创新意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因,对创造活动的进行起激发促进的作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一个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教学内容的充分挖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创新意识的素材。从数学史的角度来看,其中蕴含着数学家追求真理、勤于探索的精神。如笛卡尔创建解析几何,哈密尔顿创立四元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了十几年艰苦的思索探求才得到的。从数学美的角度来看,简洁的符号语言蕴含着深刻丰富的涵义。如圆锥曲线的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统一为二元二次的形式;它们的轨迹,都是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的比,是常数е的点的集合;它们又可看作平面截圆锥面所得到的截线以及天体运动轨迹。由形到数又由数到形,由地上的圆锥曲线到太空的天体运动轨迹,统一和谐又丰富多彩。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存在大量适合学生的探究性问题及联系实际建模的应用问题。

2.创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数学的发展史表明,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进展,常常是以数学家的直觉思维为先导,以艰难曲折的探索发现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与失败,喜悦与苦恼,是数学家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完美结合与体现。但作为教材却无法把这些都编写进去,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以定义、定理、公理编织的近乎完美的逻辑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尽可能地再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数学原理和方法的获取以及数学方法的选择过程。同时教师更应努力展示自己的真实思维过程,特别是思考方法的选择过程,尝试过程。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注重归纳,类比,直觉和演绎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注重启发学生怀疑的精神,珍视学生的疑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找好适合学生的课题。突出数学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加强示范和引导,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从中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3.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容易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给学习带来的乐趣。例如:圆锥曲线的教学中,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得准确,更难展现二次曲线的连续变化,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生动地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这种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可展示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看似不相关”的二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条件允许时还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把网络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2]“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教育研究,2006,

(2).

[3]王海龙.关于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

(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圆锥曲线   数学家   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   思维   作用   过程   数学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