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束缚、经济效益低下、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并且日趋严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当务之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环节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扩散。只有先进的农业科技广泛地使用,才能带来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1%,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十二五规划末,农业科技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超过56%,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技术扩散问题成为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科技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融合互联网技术以加快推动农业技术扩散成为破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迟滞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重构对于推动农业技术扩散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结构与问题

(一)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结构特点

农业技术扩散不仅单纯涉及技术本身,是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社会结构在农业技术扩散中扮演重要角色。Rogers 根据研究系统内的个体相对于其余个体采用创新的早晚将技术采用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和落后者,影响创新采纳者的因素包括其社会经济状况、个性及价值观和沟通行为方式。农业技术传统上沿着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和落后者次序在社会结构中不断扩散,形成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仍然呈现出传统的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创新者多为科研院所或科技农业企业,创新中介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农业科技行政部门,科技示范基地或者农业专家大院,农业加工或者流通业,早期采纳者一般是一些示范户,而其他农户由于土地规模、农户纯收入多少、农业收入占农户收入比重、知识技能不同形成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落后者的扩散分层。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大致经历五个层次:①科研院所或科技农业企业将新的农业技术转让扩散给农业企业,直接在其示范基地进行推广扩散,推介给相应农技推广中心或农业科技行政部门;②科研院所、农林公司、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示范基地等向示范户推广新农业技术,由于经费和人员所限,与示范户以外的农户联系较少;③新的农业技术被示范户采用后由于明显的比较经济效益吸引周围更多相似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④该农业技术在较广泛的推广后,不断成熟且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吸引周围更多农户采用;⑤一些经济或观念极端落后的农户获得一定的补贴支持和培训后也逐渐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往往成为该技术采用的落后者。

(二)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已经形成自上而下包括农业部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市、县与之相配套和对口的农技推广中心或农技推广站,乡镇的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等多层次的中介服务体系,国家政府管理人员、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面临制度约束、资金约束和组织约束,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多样化需求。

1、单向扩散导致反馈不足,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完善。当前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强调以技术为核心,通过技术示范以及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采纳,服务内容单一,但是农户对技术采纳和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技术在扩散过程中会发生再创造,单向扩散难以将这些需求和创新及时反馈给创新者。

2、等级较多造成效率下降,不利于技术扩散和采纳。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以线性为特征,层级式扩散,降低扩散速度,而且在多级扩散过程中技术出现一定的变形和误读。作为创新者的科研院所或科技农业企业的科教工作与一线生产紧密度不够,多层级设置的推广组织行政推广效率并不高,往往制约扩散效率。

3、相对封闭缺乏足够支撑,不利于技术扩散体系发展。农业技术扩散不仅仅是扩散问题,农业技术在扩散的过程中需要风险投资、金融组织、社会文化组织、合作组织等多样组织参与来克服创新风险、采纳门槛、观念保守、成员分散等种种障碍。

二、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构建

(一)互联网发展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包含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亦对农业技术扩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互联网科技带来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变革。传统的农业技术扩散主要是通过技术书籍、广播电视以及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广泛接触、身教言传实现,往往效率较低,而在互联网科技推动下,农业技术传播方式走向多样化、便捷化、实时化,手机、平板电脑等广泛的个体终端亦可以联结入网,农业技术信息实现高效流动,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直观形象地传播农业技术,易于被农户理解、接受。

2、互联网冲破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障碍。距离障碍一直是农业技术扩散中的难题,作为技术源的科研院所或科技农业企业与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企业、示范户之间往往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极大阻碍信息传递沟通,很多技术扩散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互联网科技发展使农业技术信息流动克服地理障碍和时间成本,以利于更多农业技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互联网推进农业技术扩散的交互共享。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以线性扩散为基本特征,农业生产中常常出现当地技术人员无法解答的问题,只能层层处上反馈,费时耗力,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随着互联网科技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农业专家可随时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农业技术扩散体系扁平化,同时当地宝贵的农业知识经验又能及时反馈给专家,而各类农业生产服务者亦可交互共享信息,提供服务支撑。

(二)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重构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强调用户需求和信息共享,基于互联网科技信息平台,高效、便捷、实时地提供多样、完善的服务,构建形成交互、网络、开放式的结构。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包括传统的创新者、创新中介、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落后者的扩散分层,也包括金融投资、教育培训、文化宣传等服务型组织作为服务支撑,同时保持开放接口,动态灵活地对接所需的外在资源。作为创新者的科研院所或科技农业企业,不再仅仅偏重于科研和教育,而是通过互联网科技直接与生产一线联结,实时研究分析生产一线发生的生动材料,并直接提供必要的指导,同时积累丰富的地方实践经验,科教与实际生产走向紧密结合。作为创新中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农业科技行政部门不再过多地自上而下行政地推动技术扩散,而是转向基础平台的构建与维护、服务组织的完善与管理、技术扩散的监管与协调,更多地依赖生产服务型组织来承担,通过市场化服务方式来有效推动农业技术的快速扩散,以适应日益多样动态的技术需求。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户仍然会存在扩散分层,但是得益于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且便捷,农户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而开始主动学习选择,使技术本身地方化和再改进。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关键一环是大量生产服务型组织纳入,以市场化机制形式直接承担起农业技术扩散任务,改变了依赖政府的单一的支撑模式,引进多样的服务组织以满足扩散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打破了传统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给农业技术扩散带来深刻变革。第一,农业技术扩散速率加快。光纤宽带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使信息高速、有效地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广播、电视、面谈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个体终端广泛普及使农业技术扩散已经深入到个体,同时互联网科技使农业技术扩散层级大大缩减,提升农业扩散体系的运作效率。第二,农业技术适应性增强。互联网科技使技术供给者和使用者紧密联结在一起,技术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反馈给技术供给者,农业技术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再创造,从而适应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扩散。第三,农业技术扩散壁垒减弱。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引入专业的服务组织,技术扩散的门槛壁垒、知识壁垒、习俗壁垒等可由相应的金融组织、培训组织、文化组织提供的服务破除,加快农业技术的层间扩散。

三、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重构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构建基础信息平台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关键在于互联网信息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涉及部门多,基础性作用重大,投入建设投资巨大,回报周期较长,所以需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构建互联网信息平台,组建互联网服务企业。基础信息平台构建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整体设计构建农业技术信息数据服务平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突出信息共享、交互实时、界面友好等特征,丰富多种线上服务功能,逐步建成高效、综合、便捷、安全、稳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多种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整合现有的涉及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类网络平台,充分发掘现有的网络技术平台资源,通过并网扩充,加快构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的速度。

(二)政府职能转向基础服务和协调监管

行政推广扩散的单一模式日益难以适应农户的技术需求多样化,在有限的财政支撑情况下,政府职能由主要地承担农业技术扩散任务转向提供基础性服务、综合协调、监测监管的角色,直接的农业技术扩散更多地依靠生产服务型组织来承担。政府现有的推广机构面临转型:一方面,原有具体承担农业技术扩散推广站点剥离独立,成立专门市场化运作的经营实体,从而通过市场竞争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扩散;另一方面,政府职能主要转向基础信息支撑和协调监管,加快出台农业技术扩散推广的政策和标准,完善农业技术扩散推广的管控手段,引导农业技术扩散推广良性发展。

(三)推动农业技术扩散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

生产服务组织将成为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的主要承担者。围绕农业技术扩散的各个环节,大力引入相应的生产服务组织。第一,建立农业技术交易市场。作为创新者的科研院所或者农业企业,往往将政府课题产出的技术成果直接提交即告终结,不利于农业技术扩散。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可以将相关技术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加速农业技术信息快速传播。第二,引入风险投资和孵化器。一项新的技术向外转化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而政府补贴往往不足,难以支撑更多的农业技术扩散推广,造成大量技术闲置浪费,所以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的引入将使更多的技术得以扩散。第三,引入小微金融。农业技术在农户中扩散,往往面临分层障碍,而分层障碍形成主要与技术采纳成本相关,小微金融组织引入有助于农户克服技术采纳成本,从而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第四,引入合作组织。农户受众分散是农业技术扩散中面临的难点,合作组织的介入大大提高农业技术扩散的速率,使农业技术在组织内快速传播。

(四)加强农户互联网教育培训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对农户本身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被动等待接受变为主动寻找,主动获取、选择、掌握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成为农户能够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必备能力。一方面,互联网教育培训应成为政府基础服务中一项重要内容,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普及农业技术互联网信息平台使用技能,另一方面,设立网络服务专员,引导农户使用互联网平台,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为农户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以克服农户短期内难以逾越的知识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其他计算   农业技术   思维   体系   农户   组织   方式   农业   技术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