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互联网课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开放性,互联网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人类的智慧会更便捷、更全面的实现共享。二是包容性,互联网课堂教学更加包容,兴趣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三是精准性,实施大数据精准教学,点对点知道每个学生处于什么状态,还可以全程数据记录,跟踪分析反馈,优化结果。经过几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有效提高了学业质量。互联网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材导学,是基于个人兴趣和主动需求的高效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业水平。2016年暑假学生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的总平均分实验班比普通班高出10分。

2.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互联网的课堂实践中,教学资源是海量的,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行动中发展了专业能力,同时也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我在课堂改革中借助信息化的环境条件,立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激发兴趣、提高质量为目标,形成了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新授课的模式谈一下我地理课上我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去感知去体验,进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它能克服在传统教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从而对地理产生兴趣。常用的导入形式:音乐、视频、微课等方式。例如: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中,我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导入;在《自然灾害》一课中,我播放山东洪灾视频短片导入,这两种形式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 , 把现代互联网与地理课堂进行有效整合,在学习中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最终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在教学中千方百计的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运用互联网,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学习目的突出,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能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

在课堂上,通常利用课件、知识框架,或者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自主学习环节的。

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

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

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

3.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

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

在现代技术与教学结合方面,除了课堂教学系统以外,学生们使用最多的翼课网、爱学堂、在线学习平台等现代电子化管理系统,获得师生一致认可。它跟踪学生从进校开始的每一次测验考试成绩及其他学习情况,并提供学生学习趋向图表分析,能够帮助学生、老师及家长一目了然地了解学习状况。

三、精讲展示、点拨升华

运用互联网,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该及时处理好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学与教之间的交流,突破难点。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练习方式,突出训练的梯度,让学生人人参与,同时,教师要进行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解决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这个环节强调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进行知识的展示,教师要适时点拨,提升新知,总结归纳。

四、检测诊断、查缺补漏

运用学习平台系统,精选练习并进行检测,并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再点拨,同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小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平台检测效果,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作业等形式进行有效弥补,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这个环节中,互联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系统,有爱学堂、在线学习系统、翼课网等,这些系统能方便的计算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教师在课前把要检测的题目传到平台上,上课时学生只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就可以直接进入作业系统,在平台上完成题目后提交,系统自动批阅,这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效率。教师还能在平台上查阅每个学生、每个题目的得分率,也就有针对性的进行题目的讲解。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教师运用学习平台精心设计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学生总结收获、可以教师总结收获、也可以拓展延伸。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最后的环节中,我给引入了一本书《北京的前世今生》,引用其中的一段文字,引起学生读书的热忱,也培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我们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在提倡信息化教学,特别是实行配备笔记本电脑的信息化教学以来,学生们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了。他们在享受世界上最先进科技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成果,他们感到自己是非常优秀的。

虽然道路曲折,但是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势在必行,在互联网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机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其他计算   地理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北京   课堂   兴趣   方式   教师   知识   学生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