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感。朗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教师要通过朗读指导, 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朗读课文看做是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品对话,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时推敲词语的含义, 把握段落的语意,学会概括篇章的基本内容。每篇课文有着不同的情调, 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体裁和题材,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韵味,读出课文的情调,读出课文的神韵。课文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包含了学生的体验与主观感受, 既然如此,它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古人很重视朗读,强调朗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话不无道理。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作者的遣词造句,语言形象生动,结构的灵巧与精致,韵律的和谐优美,节奏的抑扬顿挫等等,都可以通过阅读加以体味,进而整体感知。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也是通过阅读体现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 我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朗读时的情感的激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会朗读,要有感情地朗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寄托着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愿望。所以,对于每一篇文章,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要会读,字音要读得正确。小学课堂一节课一般是40 分钟,除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 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很是有限。况且学生单凭课上的时间很难读懂课文,有感情地读更是困难。读得流利,是对学生的朗读一个更高的要求,课文中有很多长句子,又很难理解,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一上课马上朗读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对此,我加强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水平,制定预习计划,对学生的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是学生熟悉课文的重要环节。在上课时,我范读、领读,让学生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读的方式也不要拘泥于一种方式, 单一的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听录音,也可以课前指导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让他带领全班学生去朗读。多样的形式,会使课堂朗读的形式丰富多彩。读,要让学生把课文读得通,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自如。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才会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会表达感情,充分进行情感体验

情感,往往给学生一种朦胧的感觉,似乎盖着一层面纱,需要学生去点破。在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 但对于课文的情感体验并不深刻, 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文章的表达方式等等,都制约着学生的理解,影响着学生的朗读,学生的情感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 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 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 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

三、创设朗读情境,渲染朗读氛围

情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教师的激发,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根据课文的内容渲染朗读的气氛。情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说是什么样的情感,需要在朗读中去体会,需要教师去激发。教师在一定的朗读氛围中,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情感,才会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样一篇课文,如果缺乏有感情地朗读,只能是一滩平静的水,荡不起一点点情感的涟漪。如果教师创设了适宜的朗读情境, 那么学生的感情就会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班级里渲染课堂气氛非常必要。比如古代的寓言故事, 可以先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故事,领悟大概,这样他们就会发自于内心去朗读,去感受。对于一些故事,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 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有感情朗读是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渲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四、发挥示范作用,突出个人特色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 他们尚不具备朗读技巧,朗读的能力还欠缺。很多学生只知道大声朗读,或者模仿着教师进行朗读,真正拿到一篇课文,不知道从何入手,更谈不上朗读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示范,让表现欲望强的学生带好头,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当 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学生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不断提高。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离开朗读就不能成为语文课, 朗读失去了感情就不会激励人、感染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感情洋溢在朗读的整个过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感情   着作   课文   情境   气氛   作用   教师   情感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