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是一种集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于一体的语言,所以数学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相对枯燥,并且没有太多的人为感情包含在里面。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要发挥学生阅读数学的有效性和理解性。而不是靠眼睛浏览,而是靠心和脑来浏览。这样才能对数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 阅读数学要动口。阅读数学的时候,对于相关的概念、定义、定理等知识要反复的咀嚼,逐字逐句的去理解,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要是大概的用眼睛浏览一下的话,对于数学语言是难以理解和掌握其要领。用嘴巴默读可以大大提高数学阅读的准确性。

2. 阅读数学要动手。对于数学的阅读,要动手动笔。动笔圈画,数学语言错综复杂,假如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内涵,就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自己理解,将重点画出来,进行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动手操作,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抽象,尤其在几何方面教学中,很多图形是可以做教学模型的,让学生通过亲自折叠、摆画等,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动笔演练,阅读中尝试演算验证推理,阅读后练习能形成技能技巧,数学的学习少不了验算,只有通过做题,才能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做题的熟练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抽象性   能力   符号化   数学   抽象   小学生   眼睛   过程   语言   操作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