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现状与对策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现状

(一) 游戏教学化。游戏作为幼儿园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和幼儿学习形式, 教师把教育的目标蕴含其中, 大部分关心的是幼儿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这个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常规教育、

品德培养方面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二) 游戏模式化。教师在游戏中 导 得过多, 使得幼儿选择游戏的自由度极小, 游戏的内容也极为单调。教师过于注意游戏的结果而忽视游戏的过程, 为了使孩子们的游戏更 逼真 、 有趣 、 有教育意义 , 往往亲自设计, 亲自指挥幼儿游戏, 一心将游戏导向自己心中的模式, 幼儿则在教师的 精心 安排下机械地消极模仿。

(三) 游戏被动化。游戏的组织权与控制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游戏的展开也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者是幼儿园的时间安排, 游戏的内容与时间也是由教师来掌控, 幼儿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游戏已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教师应该时刻谨记,游戏的主角是幼儿, 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参与者、鼓励者和支持者。

二、解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都应为幼儿提供充足、宽裕的游戏时间, 让幼儿自由地去玩去活动。在家, 家长可利用幼儿在家里的充足时间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在园, 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家长送幼儿人园时的十几分钟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或室外的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晨间游戏: 踩高跷、风火轮、投沙包、趣味跳绳等; 音乐游戏:小兔和狼、小老鼠和泡泡糖、小兔捉迷藏等; 体育游戏: 追泡泡、过小桥、跳房子等; 民间游戏: 跳皮筋、跳竹竿、踢毽子等;角色游戏: 老鼠夹、老鹰抓小鸡、捕鱼等; 徒手游戏: 城门城门几丈高、踩影子、三个字等等。对于学前的幼儿, 根据他们的年龄不同, 开展游戏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例如: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 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 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游戏活动; 相反, 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 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长, 相对于他们进行游戏的时间就会缩短, 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应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

(二) 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处于核心的地位, 起着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并帮助幼儿把具体的感性经验升华成抽象的概念知识的任务, 这就容易造成一个误区: 教师是游戏的主导者, 幼儿的游戏行为应该跟随教师的思路, 教师却成为主角, 操控着整个游戏的进程与方向,幼儿成为游戏的被动参与者, 甚至说是教师控制的木偶。这完全违背了我们设计游戏的初衷, 不管是怎样的游戏,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角, 游戏的自主权不应该在教师手中而应该在幼儿手中, 只有幼儿全身心投人的游戏才会具有价值, 如果幼儿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机械的操作着某种玩具或动作, 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毫无意义可言的。作为教师, 在幼儿的游戏中应扮演着三种角色: 游戏前材料准备、环境创设的组织者; 游戏中适当干预、引导幼儿游戏行为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游戏结束后教师又扮演着幼儿知识经验的总结者和提升者。但自始至终教师都只是作为配角的身份出现的,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

(三) 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有研究表明,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但却很少有人认识到游戏的发展性价值,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而忽视了游戏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忽视了孩子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 不要把眼光仅仅聚焦于幼儿学到了多少。教师都希望上课的步骤按照自己预设的轨道进行, 往往忽视了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倾向,这就牵涉到一个广大教育者都很矛盾和纠结的问题: 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这对矛盾怎样调和? 其实预设与生成这两种课程模式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它们都应该是为儿童服务的,因此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儿童的发展, 只要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的都是可以的, 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 四) 把握教育契机, 在游戏中深化学习内容。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早在柏拉图时代, 就有 寓学习于游戏 的教育理念, 福禄贝尔更是推崇有加。现代的教师也开始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园中游戏教学占很大的比重, 教师也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但却往往把握不住教育的契机, 白白丢失了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教师不应该只把游戏当做小孩子的玩闹, 忽略了游戏的价值。教师在组织游戏时, 要尽量的引导幼儿思考更多的问题,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授一些浅层次的问题, 此外,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 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 在大人眼中再简单的事情都或许需要幼儿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一定要放低姿态, 以同伴的身份为幼儿提建议、出主意, 采用一些诸如 你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些? 你这样试试看看会怎样?而不是类似 你应该这样 你必须这样做才行 这些命令式的口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幼儿园   游戏   参与者   对策   充足   手中   矛盾   现状   幼儿   课程   教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