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书中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做上标记,然后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的去听课,对于自己理解的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的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预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预习进行督促,帮助孩子完成新课知识的预习。

2.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发现,尤其是年级越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自己的东西整理,书包课桌经常是乱糟糟的,在讲到某个需要学习工具的部分,大部分同学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顿时整个教室一片糟,这样既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打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东西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日后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课上注意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学习的最好的场所,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关系,很多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上课不能认真的听讲,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调纪律,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课堂中,首先老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沉浸在学习中,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习惯   小学生   日后   课堂   家长   年龄   东西   老师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