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活化教育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概念界定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 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二、构建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高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

其次,高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

三、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1、教学内容、手段以及方法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政治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介入的冲动,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使用黑板加粉笔。虽然教学内容很丰富,而且素材也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长此以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有时用简单的语言难以再现出来,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生活上的体验。

2、教师基本素质生活化

(1) 语言清晰流畅表达概念的层次性要清晰。

如纳税人、税收的概念等,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中,往往有中心词、关键词,作为教师就要清晰的表达清楚,不带赘言的解释清楚。表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清晰,有的时候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一下子不能理解,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形象地比喻等方法来表达清楚。同时授课语言要流畅,流畅的语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进度,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 语言生动幽默。

心理学研究表明,幽默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这又是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和充分发挥潜力的必要条件。幽默在沟通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训练学生的幽默感有利于培育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和潇洒的风度。总之我注意在教学中努力形成体现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做到亲切,富于感情;自然流露。

3、激励机制生活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蒙竭力倡导用肯定的评定策略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他在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之后指出,如果经常使用否定的评定,就会逐渐使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如我就是坐不定,我不聪明,搞不好学习,随之他们的态度、行为就可能向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支配下的行为方式趋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   高中   政治课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   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清晰   语言   政治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