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探讨

摘 要: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革和更新,但教育目标基本还是围绕三基和增强体质,显然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决不是培养高超技艺的体育人才,而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是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对体育的兴趣、获得终身健康的技能与习惯,同时应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体制改革

根据教育《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对高校体育教育要求,高校体育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态度和能力。注重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部分有竞争才能学生的运动成绩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原则将朝着双育方向发展。

一、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剖析

1.教学目标方面。运动技术教学的教材体系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课程中仍占主导地位。根据苏州大学张宏成对1992年获国家教委表彰的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单位16省市25所高校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基础课的教材仍集中在竞技体育项目上,其教材学时数达到64.6%,健身、娱乐、民族体育等教材时数仅占15.24%,身体素质教材时数占20.3%。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盲目把运动技术传授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把许多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来,并统一教学要求与考核标准,而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又是专业院校专项教学方法的浓缩,致使学生难以掌握技术,不改革现有的高效体育教材体系,为国家培养跨世纪的高质量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反应的模式,向学生发出刺激信号,学生则根据信号被动地做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作用。使教学方法陷入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正错误,五巩固提高的单一模式中,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二、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创建体育教学的新体系

1.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应该脱离体育整体去孤立讲究锻炼身体,而应为全民健身服务,应以培养素质和培养体育健身意识为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保健、趣味体育等蓬勃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摒弃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内容,削减竞技教材的内容(如田径、体操、篮球、足球等),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教材的内容(如武术、健身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投掷球、轮滑等)。并应该按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门别类,并充实新的内容。太极拳、剑术、刀术、武术基本功等综合武术课程,并融汇传统文化、哲学和武德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既重增强健康和心理素质,又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

2.教学形式的改革。形式是为内容和目标服务的。为了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贯彻实施,必须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加以改革。首先,要破除几十年的一贯的、呆板的组织形式,改变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课的组织形式的设计上,可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课的宏观控制上,在具体操作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造性。其次,为了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有计划地选择若干学生们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组建体育俱乐部的尝试,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巩固学习成果,为体育活动的经常化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实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一切有益的方法都可以拿来为体育教学所用。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的具体内容的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法。

4.体育课程评价改革。当前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世界许多国家侧重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只从最后的体育成绩来衡量体育教学,这种衡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要注重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幅度,这就是体育过程评价。把两种评价结合起来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若只采用第一种评价方法,就将降低学生积极性,因为结果评价往往是不够全面的。体育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体育过程本身。

三、新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及管理体制改革

1.新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提高学历结构。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着新的课程体系,对素质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的提高,学历教育非常重要,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及整体素质水平和学历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的普通高校体育先重视教师学历教育程度,据了解,在美国,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在大学任教师的重要资格,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为95%,在四年制综合性大学及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中,体育教师约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人数多、比例大,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0%以上,学历、职称较低。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远远不及发达国家。

(2)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要求教师提高创新意识。体育教育面对的是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求教师不但要提高学历,还要提高创新意识,改变保守的体育教育行为,积极投入到时代的改革中去;要求教师应具有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能不断反思和认识自己,以及塑造自我的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自觉进行科研的意识和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提高职业素质,逐渐实现教师由技术型向专家学者型转化。

2.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对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1)强化教师队伍的考核制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关键在教师。首要抓好教师的教案、备课、上课制度化,教法研究经常化。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教学常规,做到有备无患,取长补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对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细则,坚持岗位培训,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细则、教师奖惩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等,是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

(2)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制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科研成果是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体现,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重视教师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鼓励发表论文,是实现教师由技术型向专家学者型转化的重要措施。

(3)改革人事制度,促进师资流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流动将是人才竞争与队伍优化的必要途径。体育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关键岗位,均通过竞争择优上岗,真正落实聘任制,对于在岗位的体育教师,实行合同制,规定一定时间的使用期,合同期满后实行双向选择,作出去留的决定,改变目前存在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体质   高校   体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体制改革   普通高校   教材   评价   教师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