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学也越来越受重视。想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就要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心理学的知识。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出发,提出几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学 学习兴趣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64

21世纪我们进入信息社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了身体健康。激烈的竞争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心理学的定义及培养学生心理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中包括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的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培养学生心理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用心去领悟心理学,只有真正理解了心理学知识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而想要学生用心学习心理学,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倾注更多的激情。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呈现上升趋势,学生有效把握心理学知识并用来指引自己的人生发展,对学生自身产生重要意义。

二、影响学生心理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理论知识的抽象性

心理学虽然是一门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做出了归纳与总结,因此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有效理解知识点的含义。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心理学的实际意义,因此,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日渐消减。

(二)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心理学既是一门对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而学生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展开教学活动。目前很多心理学课堂相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不能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

(三)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第二是为了给他人提供帮助。想要使学生在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激情高涨,就要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找到快乐。而目前在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培养的应用意识引起重视,学生不易体会到心理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自然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三、有效培养学生心理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学科的教学特点,针对心理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这一特点,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的形式展开教学。例如:在讲解“逆反心理”这一心理学概念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概念的讲解,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学生理解了概念后,再列举一些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的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自然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心理学理论知识虽然枯燥无味,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本人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为了使学生紧张的学习得到缓解,在心理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这样通过心理测试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每次进行心理测试,学生都会变得异常兴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进行心理学测试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心理学案例渗透到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意识。

(三)通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学生还没有深入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因此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困扰,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的解除困扰,那么,这些困扰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学应用意识,那么,就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疏导自身的心理障碍,解除心结,学生自然会发现心理学的妙用,对心理学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消除心理困惑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内心世界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提高心理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心理学知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现象,本人在文中提出了几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对心理学教学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心血,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逆反心理   趣味性   学科   意识   教师   心理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