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布置,公安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按照 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谐警院的要求,认真了解基层实战部门设备建设情况,总结实战部门最希望学生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成果,以学为用、练为战为指导,充分吸纳警务改革成果和典型实战经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法创新,面向基层,面向实战,精讲多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深刻认识开展实践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实验中心紧密联系实际,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谐警院这一主题,为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解决突出问题、取得实效为目标。在认真思考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我院如何适应公安机关大教育、大培训的新要求,找准我院公安教育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思考如何从源头上抓好实践实训工作,切实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抓手、强化措施,为争取改变全省公安系统基础差、基层弱、基本功不扎实的落后局面积极的努力。

二、公安教育实践实训模式的建构

所谓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论对策系统,它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 明、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的整体筹划和设计,是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目标实现的形式。对学生来说,它是赋予学生岗位技能和就业本领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品格的手段;对教师来说,它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教学运行的技术线路和操作的程序与策略,指导他们按照理性化的机制、程序和活动方式高效地运作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实践教学模式本身来说,通过教学过程的检验,可以验证模式本身的功能和效果,使之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化。

按照实践实训的新理念,开发利用校内实践实训的公安专业课程资源,创建了全新的、系统的、连贯的以适应未来就业、创业为目标指向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实训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实习实训教学资源与条件,落实知识、能力、素质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这一模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集中性的、阶段性的实践实训,而且有利于学生经常性的、连续性的实践实训。

三、现阶段公安实践实训教育的挑战

(一)公安院校实践实训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

公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和重要。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指出: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扩大现有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普通学生应该会保持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教育起步晚,在相当一段时间,公安院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主要是集中在专科教育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安机关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矛盾都向公安工作的传统化、经验化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提高公安教育质量,必须遵循普通教育规律和适应公安教育的需要。

(二)公安院校实践实训教育应坚持教育方针,并着力履行好双重职能

就公安类学生而言,教学要向其它综合性大学和公安院校学习,办出自己的特色,管理要向军事院校看齐,实习和就业向公安实践开放,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服务。就公安职业教育而言,既要借鉴国外警察教育培训的好做法,也要学习国内的好经验,更要总结自己的好方法。不论什么方法,都应该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实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公安院校实践实训教育应尽快完成培养任务和目标的定位

结合公安业务、教育规律和科技创新,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培训事业,服务社会,首先要完成培养任务目标定位,坚信公安院校首先属于普通高校范围,应遵循高校的办学规律和特点。其次,公安院校又具有职业化的特点,有别于一般的普通高校。如管理体制(有三重身份:教师、警察、公务员)、经费来源、培养教育、招生就业等不同。为此,公安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方式、师资建设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全面树立职教为先,战训合一思想和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各类实践教学的计划,把战训合一体现在教育培训计划中,体现在教师进行实战研究、参与警务工作、服务公安基层的实践中,体现在学生进行见习实习的各个环节中。

四、对公安教育改革的建议及对策分析

中央(2003)13号文件提出逐步推行公安院校参照军事院校管理的要求和公安部《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 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工作大局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提升实践实训在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打牢政治思想基础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推进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首先就要打牢公安干警的政治思想基础。公安教育作为培养公安后备力量的源泉,更应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集中开展宗旨、思想路线和法制教育,强化三项教育的同时,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使我们的队伍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和依法履行职责的水平。

(二)借鉴国内外实践实训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对现有模式改革和创新

警察实践实训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一般都是智能化和计算机化,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精讲细练、重在实战。课时计划一般都是三分之一课堂讲座、三分之一实训模拟、三分之一实践执勤。考核实行网上考、课堂考、现场考、实战考等多种形式。管理体制主要实行淘汰制和再训制。公安职业化教育培训的新方案,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实战是教与学的指挥棒。训练内容实战化、教材编写自主化、科目设置特色化、教官队伍多元化,一切围绕实战,一切为了实战。 把以训促战、以战促训的教学形式从课堂搬到一线,让民警在训中学,在学中训。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刀阔斧,优胜劣汰

在机制上保障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能进行交流,保障公安院校的教师在公安机关的任职或挂职成为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普遍动手能力弱的现象。实现教材、模拟、现场三结合。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传统教法,实行理论、实验、实习、实战一体化教学,培养公安院校师资实战能力。

(四)全面树立职教为先,战训合一思想和理念

今后,公安院校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还很难适应对在职民警的培训和学历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对现有的公安专业本、专科学生,应该继续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好好地思考。对在职培训的民警,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带着工作中碰到的疑问和困难来寻求解答。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各项技能达标训练,以提高各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公安工作的创新能力,为新的公安教育模式或更高层次的办学摸索经验。

一所高等院校没有创新意识便无发展之路,没有办学特色将无立足之地,公安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危机要求公安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在改革中求生存、图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公安教育的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体质   公安   公安机关   体制改革   实战   院校   目标   模式   经验   教师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