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定向”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转专业原因分析

以考定向是我国目前实行多年的教育体制,一高考定学校,一专业定终身的僵化体制,也备受争议。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1]时至今日,大学生转专业在我国高校已被逐步放开,成为高校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部分学生在高校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可以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转换到真正适合自己专业学习。

专业转换是高校面对现今以考定向高考教育体制的一种改进措施,逐步放开转专业限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进步,是高等教育适应改革需要的自我制度探索和完善,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教育自主权,是教育公平的集中体现。

1.以考定向缺乏自主选择权

在现今以考定向的高考教育体制下,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失利,成为高校扩招后专业选人的牺牲品,无法自由选择理想的专业。进入大学后,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始终难以树立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望,对所在专业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经过大学一段时间学习,逐渐找到专业兴趣点,由此产生转专业的需求。

2.市场导向下的从众心理驱使

大学生转专业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衍生物。1998年后,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择业大众化,就业逐步面向市场,受就业前景导向和从众心理驱使,部分学生会选择转向目前或者将来社会可能会兴起或比较热门的行业学习。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对所选专业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专业选择上仍存在明显的盲目性。[2]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学生转专业选择倾向计算机、机械自动化、城市规划、法律、金融、会计等快捷就业专业,对传统的文学、历史、英语等专业逐渐失去兴趣,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转而选择一些利于出国或考研的专业。

3.学习能力定位不准

兴趣爱好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由于学生对自身学习实践能力缺乏准确定位,不了解自身适合的专业,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自身能力与专业学习要求不匹配,缺乏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专业学习始终有心无力,甚至是出现较大的差距,逐渐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和情绪波动,进而对现有专业产生厌恶的情绪,在日常学习中刻意回避。

4.家庭环境和其他原因

受国家单独一孩政策影响,90后大学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被父母家庭视为生命的延续和继承家族衣钵的不二人选,因此,在专业选择上家庭原因逐渐上升为转专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以为了孩子和家庭为理由,从左右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忽视孩子自身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代为选取意向专业,导致学生入学后对所读专业没有兴趣,甚至是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厌学,从而为转专业埋下了伏笔。

另外,因身体疾病和生理缺陷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也不得不面对转专业的抉择,如对生物或者化学感兴趣的学生,由于对实验室药品过敏或对学习环境不适应,不能很好的从事该专业的学习研究,并非主观意愿产生的转专业需求,属于因某种不可抗力的被迫行为选择。

5.结束语

大学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高校应妥善处理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一是开展入学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

二是完善转专业制度,因势利导。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自由权,帮助学生完成转专业工作,充分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体质   教育体制   大学生   厌学   专业   兴趣   需求   原因   能力   高校   家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