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才市场化背景下音乐教育体制的改革路径探讨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音乐人才的需求和音乐人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慢慢的和音乐教育的产出成正比。在这个时期,我们的高等教育就必须的改变自己的战略体系。否则就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学校教出来的人才得不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那么办学的意义就会变得一无是处。所以,培养音乐人才,第一就是要树立向前发展的市场观念,搞清楚供与求得关系。因此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我的得认识:第一位的就是需求市场观念的深化。高等教育的学科的建设,专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和发展的设计都要围绕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来进行。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变成综合性教育模式,把单纯的传授知识变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市场来优化市场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第二是深化供方市场观念。在现在学校的分工、专业布局还不明确,极易冲突的情况下,那么竞争就变成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了。所以学校只有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在狠抓质量的同时,适应市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供求关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当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顺应了市场买方化的形势后,音乐专业的教学体系才会进入效益、水平、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在市场化大背景下,人们对音乐人才的要求更严格、更加苛刻。而我们现在的音乐教育体制,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已经严重与时代脱节了,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

一、中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弊端

(一)产权虚化问题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一样东西他的主人越多,那么在乎他的人就越少。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底下的问题,国外的学者曾经这样说:人们在办事的时候有四中情形,第一种是拿自己的钱办自家的事情,这时候既节俭又节约;第二种情况是有自家的钱办他人的事情,这时候只讲节约不讲实效;第三种情况是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这时候只讲实效不讲节约,第四种情况是拿别人的事情办别人的事情,这种时候既不讲实效也不讲节约。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办学,目前就是第四种情况。不但浪费国家资金、浪费资源,还不利于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这就是产权虚化对我国高等教学的影响。

(二)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的也是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能否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政府以计划的模式分配教育资源,必然导致教育模式的失败。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之中,民办教育被称为另类,他们在土地、经费等多方面都得不到利益。他们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桎梏。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它依然无法享受和公办教育一样的待遇。此外,各类公办高校一样的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我国每年有限的教育资金不断的向重点大学输血,而对于那些非重点院校,资金的输入者极为稀少。由此可见,只有利用市场手段,使市场优化配置,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常发展,只有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常发展了,才能培育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改革路径探讨

音乐体制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市场,按市场的需求来办事。必须按照音乐文化产业化来进行。如果音乐体制的改革不仅仅的围绕着时代的发展,围绕着潮流的进步,而是盲目的跟进,无目的的改革,那么改革必然会失败。因此只有紧紧跟进市场的需求,研究市场、了解市场,以服务音乐产业为宗旨,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

音乐体制的改革,不能管三七二十一,搞一刀切,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从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体制还是二十世纪从苏联学习过来的。虽然目前它阻碍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它也有他有优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对于这样的一套音乐教育体系我们必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认真的吸取它的宝贵的经验,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但同时也要不断吸取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市场来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系统。

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给高校自主权,让政府的瘦退出校园,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向之一。《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只要是市场和中介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过多的干预,即使上述二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也要考虑以事后监管来解决。党的十六已经明确了党政分开、政治资本分开、政企分开等基本策略。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正在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第一步就是放开在校长的任命、人员的编制、专业的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的过多审批与过多的干预。可以为高校音乐教育体制的改革设置宏观的目标与长远的规划,但是不能对改革搞层层管理和层层的审批。第二步是通过立法规范高等教育音乐教育的改革的发展,当好高等教育的守夜人,而不当驾驶员,直接掌控高校的管理和运营。第三步就是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由对高等教育的管制变成对高校的服务。当高校中政校分开,会出现管理的无序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破中求立,乱中求治,新的高校管理体系会在这种乱象中慢慢的建立起来。各高校会在这种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的发展,而那些不思进取的高校则会被大家所抛弃。高校音乐体制的改革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只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多用市场的手,少用政府的手,转变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高校音乐教育机制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培养出合素质够强,专业能力够硬,既懂市场又懂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人才。而音乐文化产业人才的评价体系,正是对音乐教育的最终成果来进行考核评估的。正确音乐教育目标和理念,才能够指引我们确立合理高效的音乐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体质   教育体制   人才   音乐   路径   音乐教育   事情   需求   高校   我国   政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