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

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

“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美好愿望。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

我是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深知阅读这些名著的重要性。可是,在我们农村学校,要想名著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是有些困难的。但是,我们不气馁,我们有的是拼劲,有的是毅力,“一切皆可能”。

首先,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的图书馆存书有限,学生的名著阅读计划只能束之高阁。这时我们就创造条件迎困难而上。于是,我们发动全体学生回家搜集名著,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瀚海拾贝。书虽然旧了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把全年级的名著汇总、分类,每个班设立图书角。阅读课上,学生们自己选择阅读的书目,并坚持把它读完。

其次,学生所学的科目比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名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名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充足的时间。于是,我们要求学校每星期给我们每个班级一节课的阅读时间。别小看这小小的四十五分钟,一个学期算下来可不少。我们的孩子徜徉在名著的海洋里,满脸洋溢着幸福。

第三,让家长重视学生的名著阅读。一开始,家长的重视程度不高,他们认为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是不务正业。我曾经在学生的家长会议上纠正这一片面的看法,有的家长就不服气,说那些东西考试又不考,就算考也就考那么几分,不值得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我们多次开家长会,与他们恳谈。同时,我们也让学生回家努力劝说家长,给他们讲道理。下半学期学生搜集来的书,新书多了,种类也多了。

第四,我们还提出了“让美术与名著同行”的口号,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初中的学生还是挺喜欢看图画的,直观、易懂。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每个章节以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以《西游记》作为例子,学生大概画了七八十张的画,画面栩栩如生。当然,这不是一个学生的任务,需要大家的合作。这些画画出来以后,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符合原文的内容之后,由每小组的组长保管,然后抽时间把这些画分给大家,让每个人根据画来叙述章节内容。每个人每次的画都是不同的。另外,定期让学生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思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别中提高能力。这种动态的画面更能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爱上名著。

第五,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反馈阅读效果。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我们因材施教。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把读过的章节以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字数不限。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把读过的章节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口述出来。还有的同学看完之后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可以在班级内交流,说明缘由。其实,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这“个人读法”,不论说得对与否,首先都要给予鼓励,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年过去了,学生特别喜欢读名著,他们写的作文也明显有了内涵,就连美术老师都说学生的画里充满了创造力。我们创造了阅读的条件,发挥了名著的作用。我们还会坚持下去,不断改善我们的阅读方法,让我们把名著阅读进行到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文学   初中生   有的是   名著   对策   班级   文学名著   现状   形式   家长   农村   精神   时间   章节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