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文学旧书

再谈新文学旧书

中国旧书市场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就是拍卖的介入。犹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中国书店主办古籍和旧书流通研讨会,笔者应邀出席,会后紧接着举行中国书店首届旧书拍卖会,笔者仍然参与,首次举牌争夺,拍下施蛰存毛笔题赠“从文我兄”的其第一本散文集《灯下集》1937年1月开明书店初版本、林庚毛笔题赠“子龙兄”(陈世骧)的新诗集《春野与窗》北京文学评论社1934年初版本等书,前者1300元,后者800元,所贷不菲。

当时还健在的施蛰存先生得知笔者拍得《灯下集》后,还批评道:你花那么多钱干什么?!

总之,新文学旧书30余年的买卖历程,从单一的国营旧书店到如今的旧书店、个体书摊、网络买卖和拍卖会拍卖共存,各显神通,互相补充又互相推动,颇有声势。但不必讳言的是,拍卖兴盛发达之后,稀见之书捡漏之类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了。

一般而言,在众多新文学旧书中,初版本、毛边本、名家签名本、特装本、线装本、自印本、经过收藏大家如唐弢、姜德明等著录的版本等,现在都已成为新文学旧书藏家的新宠。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却很少关注新文学旧书的发掘、流通和拍卖,对藏书界不断出现的新的书刊史料往往不闻不问,这种状况大不利于文学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亟待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文学   新文学   旧书   开明   初版   拍卖会   毛笔   北京   中国   笔者   书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