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探讨

职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探讨

摘 要: 名著阅读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对于文化基础薄弱、思想素质不高,以后从事幼儿工作的幼师生来说,加强名著阅读尤为重要。

关键词: 幼师生 名著阅读教学 实施方法 反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书中的东西,有的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的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见解,有的可能会和我们发生碰撞,在碰撞当中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理解它、接受它。阅读让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自我。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尤其是经典名著,魅力永恒,常读常新。正如赫钦斯所言:“经典著作乃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当代性书籍。”名著阅读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对于文化基础薄弱、思想素质不高,以后从事幼儿工作的幼师生来说,加强名著阅读尤为重要。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对于缺乏阅读积累的幼师生来说,要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需要好好研究。选择哪部作品开始呢?经过调查,中国古典名著中,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西游记》,因为这部作品相对好读好懂,于是我就以它为阅读的突破口。下面谈谈我以《西游记》为阅读对象进行教学的具体做法。

1.集中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对刚入学的新生,学期初就把《西游记》的阅读计划告诉他们,将专门安排一个星期时间进行阅读,要求学生早做准备,能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老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双休日在家长的督促下阅读,要求读到第三十回;返校后,星期一到星期四的所有的语文课、语文阅读课和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要求读到第六十回和读完后面的第九十九回和第一百回,下一个双休日读完剩下的部分。这样师生共读《西游记》,互相激励,就读得非常投入、专注。在读的时候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批注和评价,对一些精彩的描写进行圈点勾画。

2.知识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促使学生更有效地阅读,我开展了知识竞赛活动。我根据作品命题,先后共出了100道选择题、50道填空题及10道简答题,主要考查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等。这些题目大都比较简单,但也比较细、比较活,学生粗略阅读是很难回答出来的。我先后举行了两次《西游记》知识竞赛,对于优胜者予以表扬和奖励,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3.网上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阅读《西游记》,就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在学生基本读完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网上阅读,了解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对于《西游记》的不同评价。学生既看到了一般读者对它的浅层次的评价,又看到如张国风教授的《西游记》系列讲座和干国祥教授的解读《西游记》;既看到了严肃性的评价,又看到了幽默搞笑的评价,大大拓展了自己的阅读视野。

4.专题研究,加大阅读深度。

对于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兴趣的职高学生来说,能够认真阅读完《西游记》,并且了解了后人对它的评价,已很不错了,但我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毕竟是职高的学生了,也是为了由此能激发学生阅读其他书籍的兴趣,所以应把阅读引向深入。

于是我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四方面自由选题,其中人物形象方面又可以细分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四个专题。

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结合进行原著专题研究,时间为两节课,地点在计算机机房。两节课上要求他们完成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论文提纲的拟定,以及论文的初稿。

刚开始,机房里一片喧哗,同小组的同学在热烈地讨论自己的研究专题,几分钟后就一片寂静,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从原著中寻找相关的材料,有的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第一节课结束时他们大部分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工作。课间他们热烈地讨论自己的研究论文,商量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节课上课后,他们分头撰写论文,最后组长进行整合和修改。两节课下来学生基本完成了专题研究。

5.课堂展示,共享阅读快乐。

从学生交上来的研究作品看,各个专题都有人研究,甚至还有小组专题研究了白龙马,但大部分集中在人物形象的研究上。因此,阅读展示课我分两次进行。第一节课,我主要讲解了《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故事情节、作品主题,以及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人,因为学生有了很好的阅读基础,虽然课堂容量很大,但也进行得很顺利。

第二节课专题研讨了孙悟空,专题是《走近齐天大圣孙悟空》。那一天,我还特意邀请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前来观摩。我的课堂步骤是:听一听,跟唱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猴哥》;说一说,你对孙悟空了解多少;议一议,你眼中的孙悟空是怎样的形象;想一想,孙悟空为什么愿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是愿意做齐天大圣美猴王还是斗战胜佛呢;评一评,不同版本中的孙悟空有哪些异同点。因为孙悟空是大部分学生所喜爱的形象,大家对他也了解的比较深入,所以课堂上气氛活跃,许多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旁征博引,有的据理力争,有几次我不得不强行打断,一堂45分钟的课被拖成了1个小时,可是当我宣布结束时,学生们还是恋恋不舍,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结束后,其他班的学生也情绪激昂,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想到孙悟空还这么复杂,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有的说,这样读名著太有意思,他们的发言真是太棒了,我们班也应该搞这样的活动……而我,作为一个执教者,也深深地沉浸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烈碰撞的情景中,也真正体会到:名著教学原来可以这么快乐。

6.拓展想象,延伸阅读空间。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大胆想象的神魔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是上至天庭、下至地府;人物使用的兵器是变化莫测,妖魔鬼怪的长相也是千奇百怪。总之,这部小说穷尽了作者大胆想象之能事,但作品荒诞的想象中却折射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各色人等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它是一部成功的想象之作。于是,我便让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写《西游记后传》,主要是写师徒四人修成正果后的不同表现。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把师徒四人想象成专门除妖斩魔的组织,为保四方平安而战斗不息;有的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历史的风尘,让师徒四人来到当今时代,合作办公司,从而闹出一系列的笑话。尽管想象是离奇的、荒诞的,但学生们想象的翅膀已经展开。

二、名著阅读教学的反思

《西游记》的阅读基本告一段落了,尽管我们的阅读还不够全面、深入,尽管我们的阅读体验还很粗浅,但这次“集中阅读,专题研究”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基本读懂了《西游记》,而且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学会了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他们期盼着我给他们时间读《红楼梦》。

学生从不爱看《西游记》到如此痴迷《西游记》,带给我很多思考,我国的四大名著和外国名著怎样阅读,我有几点想法。

1.制订计划,循序渐进。

经典名著,浩如烟海;人生苦短,生命有限。人的一生想要阅读完所有经典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但利用青少年时期多读名著、读好名著,却是一生受用的。幼师生在校学习压力不大,课余的时间较多,而且文化素质不高,因此语文老师要引领他们大量阅读,来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制定合理的阅读顺序。同时可以补充进相关好的阅读作品。如《平凡的世界》,《梦里花落知多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边城》等一系列震撼人灵魂的作品。这样的相关阅读,既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又可以加深他们的阅读体验。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名著,尤其是长篇,阅读完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的,许多学生往往会遇到了一些困难而半途而废或草草了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故事讲述、人物欣赏交流、课本剧表演、学唱相关歌曲等,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3.课外拓展,延伸社会。

经典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能反映社会百态。自《红楼梦》问世至今,评述红楼的文章足可车载斗量。佛家见佛,道家见道,政治家见官场,好色者见淫。千人千面,说不尽的红楼梦。因此在名著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当今时代特征进行解读,从而读出名著的深层含义,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经典名著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经过人们阅读的过滤,经过细密的思想的网筛选出来的精华,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使他们从中吸取丰富的知识,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健全自己的人格,为今后成为优秀的“幼儿启蒙老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文学   西游记   唐僧   幼师   职高   悟空   名著   阅读教学   文学名著   兴趣   思想   生命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