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献血者性别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1。大学生献血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2.3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3。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3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χ2 0.27,P 0.05

2.5 献血者年龄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5。献血反应随献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表5 献血年龄与献血反应关系比较注:χ2 27.18,P 0.005

3 讨论

曾有研究认为性别的差异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女性高献血反应发生率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于其体重较轻[3]。笔者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体重、献血量和献血状态均相同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概率远远大于 男大学生,这可能与女性的心理素质、生理代偿及耐受能力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二次以上的献血者其献血反应发生率为首次献血的60%左右,主要是由于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有恐惧感,心理较紧张,所以很容易产生献血反应[4]。还有一些初次献血的献血者当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十分紧张,刚刚采血即发生献血反应,即连锁反应。而比较献血200 ml和400 ml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在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体重的增加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基本都呈下降趋势。有学者认为,体重与血容量成正相关,高体重意味着高循环血量和相对的低献血量,这也许是高体重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的原因。对于首次献血,体重的微小变化会引起献血反应发生率较大的变化,对于重复献血者,体重引起的反应率变化幅度要小得多。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年龄大于20岁的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较少,可能与该年龄组的献血者见识较广,对血液的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有一定了解,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关,所以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比年龄小于20岁的献血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低。

为了持续稳定地做好采供血工作,对低体重首次献血的大学生应劝说其献血200 ml,而对该组人群再次献血时,应鼓励其献血400 ml,特别是男性;对于高体重大学生,尤其是 70 kg者,应从首次献血开始鼓励其献血400 ml。另外,应更多地鼓励男性大学生参加献血,而对女大学生献血则应更加注意做好其心理工作。

参考文献

2 郭建社,刘巧,周珊.400 ml献血者的献血反

3 Trouern TJ,Cable R,Badon S,et al. A case controlled multicenter study of vasovagal in blood donors: Influence of gender ,age ,donation status,weight,blood pressure,and pulse.Transfusion,1999,39(3):316.

4 张爱钦,林燕,陈建彬.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39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发生   大学生   无偿献血   发生率   统计学   体重   差异   男性   年龄   原因   关系   献血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