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理论在培养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应用设计

作者:樊丽萍 牛秀艳 曹丽梅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樊丽萍,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口腔科,主管护师,大学本科。牛秀艳,曹丽梅,牡丹江医学院红旗 医院口腔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笔者以某医学院的98名护理专业(3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舒适护理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对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2教学模式设计 对照组利用常规情景模拟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其中进行教学。具体为:

(1)课程内容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设置实训流程(情景患者、角色扮演等等)以及课后思考等等;护理教学内容为各种注射法、静脉滴注、清洁护理、排泄护理、吸氧法、洗胃法、鼻饲法、吸痰法等。

(2)讲解舒适护理理念,为研究组学生讲解舒适护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

(3)分组学习,依照每组7-8人的标准划分小组进行分组学习。

(4)课堂实训,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在分析患者的不舒适原因之后采用针对性措施,并在舒适护理操作标准的要求之下采用临床舒适护理。

(5)课后,对于课堂上发生的影响舒适护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

(6)对2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χ2进行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理念与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配合理念与能力、同理心与爱伤观念的认同程度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所谓的舒适护理就是指高效的、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并且是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模式。不论何种护士模式,基础护理都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护理内容,是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的必要条件,而且优秀高质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显示,舒适护理是主动过程,可使病人积极参与,反过来又促进了舒适水平的提高,而缺乏舒适护理可导致病人身心失衡。无论病人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恐惧、搔痒等不适。参考文献[3]表明舒适护理研究的焦点应为是否能给予病人恰如其分的护理。如何调整护理与安慰护理于最佳状态使病人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社交环境,精心策划的健康,工作人员的支持都十分重要。参考文献[4]显示,引指出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特别对住院病人,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独处能提高环境舒适度,适当的、感觉刺激的环境,对健康是有益的。缺乏适当的刺激能引起厌倦及压抑。尤其对婴幼儿提供活动的盒、喜欢的玩具将有利于儿童发育。

本组研究表明,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2]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0

6) [4]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

(1

2)

[5]陈玉巧.对427例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0

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牡丹江   舒适   统计学   参考文献   医学院   病人   患者   理念   理论   模式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