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人教八上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苏州园林闻名中外,设计者与建筑者别出心裁,因此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归纳文章中心

2、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分析本文,如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3、欣赏品味,可背诵,可画画,可写导游词、可编歌曲等

4、主题阅读:搜集与苏州园林有关的资料、图片等  

5、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艺术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事物特征,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及作用

四、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与《苏州园林》有关的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将根据预习,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们。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哪些小组展示的最好。

(二)展示过程

第一步:抢答展示目标1和2:

(各小组抢答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抓住特征说明苏州园林、本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本文的中心等)

第二步:目标3开展对抗赛:

3组:“我们组根据课文内容改编了一首歌,套用《好一朵茉莉花》的曲子。下面我们与大家共享。”然后四人齐唱:“好一个苏州园林,园林再美也美不过它。亭台轩榭不对称,假山池沼互配合,花草树木来映衬,近景远景分层次;角落、门窗、色彩都是图画美。好一个苏州园林,好一幅美丽的图画。”

教师简评: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就是对3组同学展示内容的最好评价了。用优美的歌声来展示课文内容,三组的同学真是多才多艺!

10组:“我们组的丹青小能手给大家带来了三幅画,请大家欣赏。看,第一幅亭台轩榭,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第二幅是苏州园林的假山。有的重峦叠嶂,有的配合周围景物,让你觉得身临山间,突出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第三幅是‘鱼戏莲叶间’。夏秋季节荷花开放,各种鱼在莲叶间嬉戏,这是多么入画的一景啊!”

教师简评:10组同学的这三幅画真的把我们领进了苏州园林,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谢谢10组的同学让我们免费参观。

1组:“下面由我们组陪同大家继续游览。请闭上眼睛,根据我们组的导游词发挥你的想像。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身置各种树木之间,又清凉又舒心。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繁花绿树。苏州游览修剪树木注重自然之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你们看,我们眼前的这棵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杆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让游览者流连忘返。”

(一学生还即景写诗一首朗诵)

教师简评:1组的导游和诗歌太精彩了,老师简直不想从美梦中醒来。哪个组来继续我们的旅游?

9组:我们组是配乐朗诵,相信老师和同学们会更喜欢的。(朗诵了课文第二段)

教师简评:美景美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仙境一般。刚才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苏州园林,更是你们才华的流露。同学们的水平不亚于专业的歌星、画家、导游。相信同学们将来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

第三步:交流学习搜集的有关资料,完成目标4和5:

(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大屏幕投影教师网上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和文章,因论文字数限制,只选了一篇文章。)

让我们再次走进苏州园林,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艺术美: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中,历史最为悠在现存苏州园林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叶圣陶先生先是总的概括苏州园林是一副完美的图画,接着从主要的方面1、亭台轩榭的布局 2、假山池沼的配合 3、花草树木的映衬 4、近景远景的层次和小的方面1、角落 2、门窗 3、色彩来给我们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

六、教后反思:

    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原则。因此,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和充分讨论探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自己小组的答案和展示形式。在结合课文分析说明文知识点上,只要准确,不求形式创新。但“欣赏品味”这一环节上,就得靠多种形式来展现各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种理解和展示中,学生的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学生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八年级语文   苏州园林   亭台   简评   假山   课文   课时   图画   树木   特征   小组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