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玩具

一、 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属于本套教材中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手工捏塑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借物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在这些技法中,手捏成型技法最适合创作泥玩具,适合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
  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河南民间的“泥咕咕”、甘肃民间的泥马、北京民间的兔儿爷、陕西民间的泥狗泥鸡、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等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造型质朴天然,色彩上也极具特色:用色浓烈鲜艳,纹饰简洁质朴,别有一番率真、清新的美感。教材中选择的民间泥塑玩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制作、装饰泥玩具的方法,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与持久魅力。让学生在捏泥涂色的真实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承担起民间文化的传承、交流之任。
  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网络中搜集一些民间泥玩具的图片资料(生活在出产泥玩具地域的学生也可搜集一些风格各异的民间泥玩具),作为创作前的资料准备,既可以锻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本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创作眼界。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共两页,其中第34页中的图片展示了祖国各地民间艺人制作的泥玩具,形象优美质朴,色彩绚丽明快。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造型、用色的规律,参考民间艺人的作品,大胆创作自己的泥玩具。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间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五)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
  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和同学交流,回忆童年时的玩具。 贴近儿童生活,创造亲切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1. 沙盘:在我们祖国地貌沙盘上,按不同的省份地区,展示老师和同学们课前共同搜集的民间泥玩具。
2. 资料:除了这些,你还找到或向爷爷奶奶问到了哪些关于民间泥玩具的资料? 通过直观的展示,欣赏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瑰宝,拉进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分析探究。 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分析比较:
我国民间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
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
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
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色? 培养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述能力。
技法学习 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揉、捏、压等
刻、拧,连接小铁丝、弹簧等使作品朴拙中流露出俏皮。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独立或与同学合作,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丰富想像,发散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组织学生评价:
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了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欣赏评述水平。
启发学生大胆进行传承与创新。
课后拓展 展示欣赏其他种类的民间玩具。 进一步欣赏、发现。 延伸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保持激情,进行艺术间的横向沟通与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美术   小学美术   玩具   泥塑   民间艺术   技法   造型   民间   教材   能力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