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修改病句及答案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初三修改病句及答案有那些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初三修改病句及答案,欢迎欣赏

初三修改病句及答案1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xx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B.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缺憾的。

  C.你将你的对手变成了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来突出的成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C.学校的教学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

  9.选出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 )

  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

  B.在中学生作文中,感到无话可说,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

  C.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斜下来。

  D.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演讲。

  B.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C.通过开展“红色之旅”活动,使百色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D.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答案

  1.C(“好坏”与“好心情”搭配不当,应把“心情的好坏”改为“坏心情”。)

  2.B(A句“一种”数量词应放在“世界性”的前面;C句缺谓语,应在“举办”的前面加上“宣布”。)

  3.B(A句动宾搭配不当,应把“声”和“姿”去掉;C句缺主语,应把“看到”删去;D句缺主语中心语,应在“上网吧”的后面加上“的问题”,同时“广大班主任老师”包含在“教育工作者”之内,应删去。)

  4.C(A句状语“广泛的”位置不对,应放在谓语动词“听取”的前面;B句“缺憾”前面加上“有”; D句前后的肯否搭配不当,应将“做出来”前面加上“是否”。)

  5.D(A句前后肯否不搭配,应将“没有”去掉;B项语序混乱,应改为“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C句不是教学显著成绩,而是“教学成绩”显著。)

  6.D(A句谓语动词“克服”不能与“错误”搭配;B句中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内部的次序不当;C句中并列短语中“青菜、萝卜、土豆” 和“苹果”不属于同类,不能并列。)

  7.A(B句主语不对,应是“晚年的袁枚”; C句缺主语,应去掉介词“对于”;D句中谓语不完整,应在“学会”的后面加上“用”。)

  8.B(C句中“举行”和“节目”搭配不当,应改为“举办”;D句应将“公布了”改为“公布的”。)

  9.A(B句中缺少主语中心语,应在“怕写作文”的后面加上“的现象”。)

  10.D(A句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开展”改为“举办”;B句前后肯否不一致,应将“否”去掉;C句缺主语,应将“使”去掉。)

初三修改病句及答案2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广安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果然灵验,今天是个大晴天。

  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D.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位于小街小巷的中小学校长期必须派出巡警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

  6.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D.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B.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C.在政协会议上,人大附中校长呼吁:不要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

  D.在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谨慎食用转基因食品。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国外的旅游者来到中国,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明、风情的。

  D。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

  1.D(A句主语不对,应将“生”删去;B句状语位置不对,应将“在例行检查时”放在“发现”的前面;C句前后肯否不搭配。)

  2.C(A句否定不当,应将“不要”删去;D句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称号”。)

  3. A(B句缺主语,应将“使”去掉;C句前后肯否不一致,应将“否”去掉;D句中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吸收”改为“学习”。)

  4.C(A句前后肯否不一致,应将“低”去掉;B句中缺主语的中心语,应在“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后面加上“的意识”;D句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维持”改为“维护”。)

  5、C(A句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罪行”;B句缺主语,应将“使”去掉;D句状语位置不对,应将“必须”放在“长期”的前面。)

  6、C(A句中“别具匠心”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当,应改为“别有用心”;B句缺主语,应删去“使”;D句前后肯否不搭配,应将“是否”删去。)

  7、D(A句前后肯否不搭配,应将“是否”删去;B句中主语偷换,应将“给予了高度评价”改为“得到了高度评价”;C句否定不当,应将“不”删去。)

  8、C(A句中“衣柜”不属于“乒乓器材”,不能和其他并列;B句缺主语,应将“当”和“时”去掉。)

  9、A(A句中“具有”缺宾语中心语,应在“信息”的后面“的能力”。)

  10、D(A句中“陆陆续续”和“纷纷”前后矛盾,应将“纷纷”去掉;B句中“具有”缺宾语中心语,应在“信息”的后面加上“的能力”;C句中动宾搭配不当,应“领会”改为“领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汉语常识   病句   答案   语病   状语   宾语   谓语   主语   句子   不当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