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课时

  

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具ppt课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比较感兴趣。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不难,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比较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阅读教材、展示图片、小组探究、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教学方法:

(1)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2)学法:根据教材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对教材知识作总体了解,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基本作业:完成《成才之路》相关习题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复习提问: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确立的标志?          2、十年文革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总结导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痛定思痛,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变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在我国更好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一、改革之旗——十一届三中全会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幻灯片出示问题)1、  哪次会议确立我国改革的方针?2、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我国改革的过程。二、改革伊始——农村巨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1)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幻灯片出示改革前农村的相关图片,并简要介绍改革前农民的生活条件,然后找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讲述现在农村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生根据前一课所学进行回答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联系自身实际,对比改革前后的变化复习提问,让学生温故,然后更好的知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过渡过渡小组讨论课堂总结随堂练习以前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外,其余的都要交公,而今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了都是自己的”,所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动力,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3)乡镇企业取得了哪些成就?乡镇企业的出现有什么影响?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三、改革推进——城市飞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下面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幻灯片展示问题)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措施。3、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总结。随着对内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前景渐趋明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我国也逐步确立起来。四、改革深化——指路明灯总结归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前进,那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小组探究:有人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小结:学生依据板书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习题:教师精选习题学生完成。(幻灯片出示习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总结本课所学当堂巩固通过对问题思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系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板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   乡镇企业   经济体制   中国   意义   教材   农村   我国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