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马》教案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作者,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善于借用文学笔调,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对自然事物进行说明。《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节课我们采用“一课两读”的方式,去感受文章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二、读“散文”———选点寻踪。
1.跳读课文,从描写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绘马的四字雅词,如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豪迈剽悍、相得益彰……
描绘马的佳句,如表现马高贵美丽的句子;表现马忠诚善良的句子;表现马勇敢无畏的句子;表现马生活自由的句子;表现马团结友好的句子……
结论:布封对马的描绘是用形象的语言来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2.品读课文,从情感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问题探究:文中写了哪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马,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明确:人工驯养的马“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现其无畏的精神;“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现其驯良的性格。
  天然野生的马“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其美质,“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现其美德,“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现其美貌。
结论:作者的笔触满怀情感,既有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又流露出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3.背读课文,从句式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的散文的原因。
要求学生背诵最喜欢的三句话,并仿写其中的一句。如“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结论:文章句式优美,长短相间,很有节奏感。
三、读“说明文”———整理练笔。
1.比读课文,了解科学小品文在说明手段上的特点。
①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在前一部分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
教师示范:第三段的中心句“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用富于哲理的句子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即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②重点阅读第五段,通过与其他几种动物的比较,用图表的方式、平实的说明整理马的身材、颚骨、眼睛、耳朵、鬣毛、尾巴等外部特征。
2.选读课文,领悟写作方法。
要求:选取某一段落,以解说员的口吻写一段解说词,介绍马在某个方面的特征。
如选第五段: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
四、交流感受,激情结语。
让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去感悟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创意说明:
本设计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了“一文两读”,采取多种形式来阐释课文。既有重表达的
“寻读”,又有重实践的“练读”,开拓出了阅读教学又一个新的境界,设计中所安排的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分的活动机会及灵动的课堂气氛,丰富了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给学生思想上以深深的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教案   语文   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   无畏   耀武扬威   课文   称得上   句子   散文   优美   角度   自由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