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奖励

管教孩子想要收到预期的效果,专家告诉我们了四种策略:正增强(奖励)、惩罚、隔离、消极增强(逃离制约与躲避制约)。这四种策略其实就是奖励和惩罚的技巧变化。那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呢?

先来看奖励。当孩子出现良好行为后,可以用正增强的方式(奖品)让他得到快乐、满足,进而增加这个良好的行为,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给予快乐。就例如孩子平时吃饭不怎么好,但今天表现不错,吃的挺快,我们就送他一个奖品(他喜欢的东西),下一次他就会想起这个经验,而加快吃饭速度。

其次看惩罚。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可以用负增强的方式(处罚)让他感到痛苦、难过,进而减少这个不好的行为,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给予痛苦。例如孩子乱扔玩具,我们当场就给予处罚(罚坐),下次孩子再乱扔玩具时可能就会记起这个经验教训,而有所收敛。

再来看隔离。孩子原本在快乐的状态里,当他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可以用负增强的方式(取走他喜欢的事物),让孩子感到痛苦、难过,进而减少这个不好的行为,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取走快乐。例如孩子们在游戏时打架取乐,我们就请他们离开活动场地坐在一旁看其他孩子游戏,下次游戏时还想再打架可能会记起这个经验教训,而有所收敛。

最后看逃离制约。孩子原本在受处罚的状态中,当他出现良好行为后,可以用正增强的方式,让他获得快乐、满足、进而增加这个良好的行为,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取走痛苦。逃离制约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比如孩子不愿打招呼,父母会给予一个警告:“你如果不叫人,那我就请你坐在椅子上哪儿也别去。”孩子没有理会这个警告,父母马上就要将其按在椅子上,不许他活动,孩子在挣扎的过程中最后含糊不清打了声了招呼,于是父母放开他,并称赞他当个有礼貌的孩子真棒,当下次孩子再见人时,可能就会记起这个经验,而主动打招呼了。

我们谈了以上四种对待孩子的策略,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奖励孩子。

一、奖品。奖励孩子一定会使用到奖品,它不一定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我们大致把奖品进行以下的分类:1.消费型,如各种零食。2.活动型,如去公园、看动画片等。3.操作型,如各式玩具等。4.持有型,如贴贴纸、明星或卡通人物卡片等。5.社会型,如奖状、红花、口头赞美、拥抱等。

二、如何选择奖品?

(一)我们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性别、兴趣、喜好及生活习惯。

(二)平时就列出可能的奖品或让孩子自己说出想得到的东西、想做的事情,按照优先顺序,建立奖品清单,方便需要时使用。

(三) 想给孩子惊喜时(孩子没有被要求或达到某项行为),可以使用神秘礼物(不必征求孩子的意见)。

(四) 高频率出现的一些行为可以作为奖品用来增强低频率出现的行为。例如我们在幼儿园常对孩子说:“如果你们安静地休息,待会我们就可以去玩大型玩具。”这就是以提供玩的机会来增强他们静坐的行为。

(五) 选择一些新奇或自然的奖品。(随时可用、随处可得,最有效的就是社会型的奖品)。

三、有了奖品,我们就必须制定一些选择和使用这些奖品的原则:

(一)给孩子的奖品通常在使用过后才知道是否有效,而且同样的奖品不可使用太多次,否则会失去作用。

(二)选购奖品应尊重孩子本人的意见。因为对别的孩子有效的奖品未必对你的孩子有用,所以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再选购奖品比较有效。

(三)孩子必须先做到我们所要求的行为后才可以给予奖品,并且不要拖延给予的时间,否则会造成孩子对你的不信任感。

(四)训练孩子某项新行为的初期,应在每次该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奖品(连续增强该行为),当孩子该行为稳定后,可以间断给予,以帮助维持该行为。

四、给予奖品的方式。我们可以按照时间与反应分为两种:

(一) 连续给予奖励。孩子每次出现所要求行为时,都给予奖励。

(二)间歇性给予奖励。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偶尔给予奖励。

五、代币制。孩子如果达到所要求行为时,又不能立即给予奖品奖励或是需要累计行为才能给予奖品时,就可以使用替代物品来作为奖品,这就是代币制。其运用方法如下:

(一)明确制订期望孩子达成的行为。

(二)明确制订期望孩子达成行为的标准、可以得到的代币数量。

(三)制作兑奖对照表,让孩子清楚知道多少代币可以兑换多少奖品,及何时可以兑换。

(四)设计适当的记录表,让孩子知道自己获奖情况。

(五)把奖品陈列出来(可以先购买),让孩子先看到,但是不可以先给他或暂借给他。

(六)使用代币制时,除非孩子出现投机行为(偷、抢、耍赖),否则不要同时使用惩罚制度。

六、逐步养成。实际上,我们都想让每个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逐步养成则是建立孩子行为模式的第一步。我们借着奖励来一点一点地提高标准,直到孩子达到所要求的行为目标为止。逐步养成行为须要一定的步骤:

(一)确界定起始行为与终点行为。例如,逐步养成孩子定时吃完饭,首先必须订一个孩子目前可能达成的时间(一个小时内),再订一个你预期他必须吃完的时间(半个小时内)。

(二)奖励目前的行为,即使这个行为与终点行为仅有一点点关联,也要给予奖励。例如要逐步养成孩子良好次序的习惯,可以先奖励他不乱丢东西。

(三)对于和终点目标无明确关系的行为,不给予奖励。

(四)奖励那些更接近终点行为的行为,停止奖励先前已达成行为。例如,当孩子吃饭时间从一个小时缩减为50分钟,再缩减为40分钟时,如果他用50分钟吃完就不给予奖励。

(五)当更加接近终点行为的行为开始经常出现时,即应提高奖励标准,例如孩子连续几天都能够在50分钟内吃完饭,则应立即将标准提高到40分钟。

(六)提高奖励的要求度,直到终点行为完全建立为止。

(七)奖励所有终点行为,直到此行为经常出现为止。

最后,我们谈一谈逐步养成行为的性质分类:第一,延长时间。当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延长其时间。可用于养成孩子弹琴、看书等习惯。第二,缩短时间。当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缩短其时间。可用于孩子跌倒后爬起来的时间、叫孩子洗澡到他开始洗澡的时间、吃饭……。第三,增加行为频率。当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可用于孩子养成向成人打招呼、收拾玩具、洗手、自己上厕所等习惯。第四,改变原来的反应方式。当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可用于小孩子学说话(不再用小鸭鸭、小车车等用语)、动作由笨拙变为灵活等。第五,增强反应的力量或强度。当孩子出现所要求行为时,增强其行为强度。可用于改变孩子说话太大声(说话声音慢慢减低)、喜欢打人(打人方式由粗鲁改为轻拍)……

希望以上所谈到的奖励策略以及各种方式方法能给许许多多的年轻父母一些帮助,让你在教养孩子时有据可依,不必再做“错误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儿童故事   币制   代币   孩子   终点   奖品   策略   玩具   方式   时间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