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2)懂得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中。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二、教学过程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从这组图片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那到底什么是与人为善?

  图片中的人是如何对待灾区、贫困地区和其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有发现了哪些美好品德呢?

  可见,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而善良又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故事导入】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善良在无数伟大的灵魂身上闪光,今天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殷雪梅救学生的事迹》

  (一)感悟善良

  1、故事《殷雪梅救学生的事迹》视频

  一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如果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那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伪善”。所以善良应是无私的。

  2、东郭先生(FLASH播放)

  与人为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人和事。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一味放纵、宽容的.那种毫无原则的善是“愚善”。 所以与人为善应要是非分明。

  与人为善是善事,与邪恶为善却是恶事,与人为善不是与恶人相安无事,不是对坏事宽宏大量。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是会与那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否则就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善。

  3、林秀珍的事迹视频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善良要有一颗广博的爱心,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人为善不但要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还应关怀那些需要我们帮助支持的陌生人,如社会上的一些残疾人、病人、老人、小孩、灾区的同胞等弱势群体。

  (二)发现善良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善良的人和事,而是需要大家去发现。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善人、善事让你非常感动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活动:感动我的人和事——你说我说

  只有有善良之心的人才能发现善良,可见我们的同学是多么可爱,多么善良。相信你一定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万事万物,做正直善良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实践善良。

  如何实践善良,如何在帮助他人时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学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实践善良

  看图片(可怕的冷漠),这幅图片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是否具有与人为善的品德,必须以行动来检验。帮助他人是与人为善在行动上的体现。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去关怀、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其实让座意识很多人都有,关键是看你能否付诸行动。善良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善良,那是一种“虚善”。

  (四)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搜集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

  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与人为善   善事   广博   灾区   事迹   善良   爱心   身边   发现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