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梦工厂(第一课时说课)

课 题

图片梦工厂(第一课时)

项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说教材

地位与作用

《图片梦工厂》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二年级《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课的第二单元第一节教材,主要介绍图形图像处理的主要技术及相关知识。

学生在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版必修教材《网页中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前面也学习了数字化图形图像的存储与表示原理等知识,后面教材将介绍“全景图再创作”、“多媒体创作”章节的内容,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是第一课时,对达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具有关键的作用。

根据地图版教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 )简单调整数字化照片的效果。

•  了解图形图像的特性

•  掌握图像的选取、复制、粘贴、缩放、旋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途径,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工创作及交流协作、共同探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使学生感受、欣赏数字化图像的美并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活动的态度。

( 2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品格。

根据课标、本课时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重点:

图像的选取、复制、粘贴、缩放、旋转操作。

难点:

使学生感受、欣赏数字化图像的美及产生创作欲望,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活动的态度。

本课时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  你们知道我的孩子长什么模样吗?

例举:文字、照片表达

( 1 )哪种效果更好?

( 2 )图像表达有哪些特性?

欣赏计算机图片作品:

• 

( 1 )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2 ) 想不想加工图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  引出课题:

图片梦工厂

—— 从加工照片开始

使学生更容易感性认识图像的一些特性。

激发学生对创作图片作品的兴趣

使学生明确本课时的课题。

 

 

 

 

 

 

 

 

案例探究

交流协作

(一)案例一: 1 、观察并指出照片拍摄后的缺陷

( 1 )生活中 , 你有类似的体验吗?

( 2 )能不能加以调整,使它更亮丽、清晰?

( 3 )应该选择什么工具呢?

2 、尝试操作:

相关素材: \caiftupinsucai

( 1 )教师演示下载相关素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文件传输”功能帮助解决。

( 2 )自主操作、交流协作。

技术学习思维的启动永远从问题开始。

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的学习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容易激发与保持创作欲望,完成任务,从中体验数字化图片的优势。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案例探究

交流协作

•  说明:还可以通过 photoshop 工具中的“色相 / 饱和度”、“ usm 锐化”命令调整,使照片更加清晰、亮丽。

3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简单点评。

(二)案例二: 问题情境设置

每当看到我孩子的这一张相片时 , 我就回想起孩堤时代的生活。我生长在农村 , 那时 , 乡野间随处都可听到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但时过境迁,现在再没有听到鸟的声音 , 也看不到鸟的身影 , 心里总觉得有些缺憾…。我们能否通过技术手段,使往昔的 “ 鸟语花香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境重新出现呢?这样或许能得到心理些许的补偿。

阅读:

•  哪一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示范例: “ 鸟语花香 ”

• 

范例主要操作:选取、复制、粘贴、缩放、旋转


案例体现也“不同的学生能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共同进步

激发创作兴趣,形成主动积极参与的态度及增强技术为信息呈现、表达创意服务意识,或许还能唤醒保护环境意识,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途径,对照片进行适当的加工。

案例探究

交流协作

•  任务:以 “ 鸟语花香 ” 为主题 , 对相片加工创作。

•  小组协作、共同探讨、教师参与。

•  温馨提示: 图层操作方法。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案例更能“驱动”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图形图像加工处理的常用技术,培养各种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交流协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作品展示

•  各组代表展示作品,说明作品制作过程。

•  本课优秀作品评价标准:

创意

有一定的创意

形象

完整不呆板

色彩

丰富或和谐。

构图

布局合理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交流协作、作品评价能力。

低标准有利于激励

交流评价

•  小结:图像加工像补衣服一样,一针一线,要做到细心、合理、有序。

 

说教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法的确立要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我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通过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cai 等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说学法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图形图像有关知识已初步了解,掌握了图形图像加工工具 photoshop 、 acdsee 等简单命令的使用,大多数同学有电子相册上传照片的体验。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制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察、对比为辅助的学习方法。

  评委点评:

  总体说来,这是一次较优秀的说课。教师在其中较好的呈现了教学目标,并且能在整个课程中始终贯彻执行。在教学程序中,能够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主题,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尊重,以及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素材选取方面,利用色彩鲜艳、活泼生动的图片遵循了学习者认知发展的规律,更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有利于学习内驱力的产生。在新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并且学习者自主探索、交流协作融于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反馈环节,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步调进行调整和反思,能够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利用“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协作”方面的应用稍显僵硬,教师应当对知识的性质进行分析后才能对教学理论进行合理利用。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有些欠佳,特别是对难点的表述可以更具体化,以便于教师对其进行检测、反思。由于课中的重点与难点不重合,则需要教师指出教学时对难点的处理、时间的比例等。进行适当的改进后,本稿将是一篇很优秀的说课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课时   图片   难点   梦工厂   图像   案例   加工   教师   照片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