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1

课   题第一课 朝 夕课   型新授

学习目标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习重点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二、表演《清晨》1.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4.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板书设计:     朝  夕        清晨   新鲜课后反思课   题 聆听《渔舟唱晚》课   型欣赏

学习目标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习重点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2.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3.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聆听范唱。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问:《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板书设计:      渔舟唱晚课后反思课   题第二课 农家乐课   型新授

学习目标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    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3..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4.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板书设计:    农 家 乐        淳朴  憨厚课后反思课   题《赶圩归来啊哩哩》课   型欣赏

学习目标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3.难点练习: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4.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板书设计:      赶圩归来阿哩哩          彝族课后反思课   题聆听《丰收锣鼓》课   型欣赏

学习目标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聆听《丰收锣鼓》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3.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二、主题创作活动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板书设计:     丰收锣鼓         欢庆  喜悦课后反思课   题第三课  足迹课   型新授

学习目标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聆听《红星歌》
1.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2.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3.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2.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3.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4.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板书设计:     足  迹         装饰音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教案   音乐   小学音乐   彝族   设问   渔舟   声部   小节   上册   录音机   曲调   学生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