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案

熟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分析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
①《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难点分析:
   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的探索是难点。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各阶层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派袁世凯编练新军;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农民阶级则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但最终都失败了。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提问:“今年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多少周年?”
历史不容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一、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          战争背景
(1) 日本:
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日本国土狭小,
资源匮乏(出示日本地形图)
②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
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④长期充分的战前准备:
政策上,“大陆政策”;军事上,扩军备战,搜集情报
(2)  中国: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材料: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庆寿与日本天皇皇后捐献首饰作军费对比)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③军事上:有限的近代军事装备
④态度上:认识不足,虚骄自大,“避战求和”,寄希望
于西方列强“调停”
2、战争经过:(动态地图显示)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
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幻灯片显示部分网址,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播放《甲午风云》片断)
3、          战争结果: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图片)
《马关条约》内容  危害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三地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资本输出)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影响:
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同时,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也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时局图》)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由旁白同学紧接着场景四结合幻灯片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   甲午   列强   资产阶级   日本   联军   中国   战役   中日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