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一、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以及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并探究中西郡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讲述明朝中央到地方制度演变的过程;通过研读教材提供的史料,探究明朝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运用比较法探讨中西君主制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认识到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抵住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要点
 

五、教材教法分析
1、教材分析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到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本单元中,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第2课至第4课,讲的是古代中国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着重叙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为本单元第4课,通过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和军机处的创立,来反映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影响。从而反映了明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2、教法分析
    根据高一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联系比较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期初期进一步培养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点。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在备课前,先明确备课目的和备课容量。由于教师将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和引导作用,必须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和学生可能的回答或提问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备课强调完整性,将课堂教学中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和资料都准备好。
在备课时,查找有关本课历史人物的资料,尤其是朱元璋、张居正和康熙、雍正的资料;结合本课单元第2课和第3课知识点,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强化的历史过程作概括,整理其发展线索;提前阅读第六和第七单元课文,分析与本课之间的联系,为下一阶段备课和教学做准备。
2、学生准备
    依据学期初期布置的课前预习要求,大部分学生至少做到基本要求,即通过预习和自习,整理本课知识结构;少数学生可以达到较高要求,即通过课前搜集材料,解释本课历史名词和历史人物,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或主张。

七、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本课学习时学生尚处于高一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教师设问,层层推进,解决本课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所以,课堂教学模式尝试采取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教师提出一些由浅入深的设问,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来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虽是主导,其实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一方面解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表现和特点,另一方面解决本单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沿革,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作出符合学生自身学识水平的评价,为第六和第七单元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明初沿袭元朝制度。1376年,明太祖废除        ,设立                        ,合称“三司”。胡惟庸案发生后,明太祖废除       和       ,以       分理全国政府,直接对     负责。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       作为侍从顾问。明     时,选拔      官员入值      ,内阁制正式确立。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被授予     权。随着内阁地位提高,主持阁务的    权压众臣。
3、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原议政会议改称“            ”,权力凌驾于      之上,皇权因此受到限制。康熙亲政后,                      三足鼎立,互相制约。      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

【导入新课】
师:明朝的统治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黑暗的,比如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厂卫的特务统治、刘谨和魏宗贤之流的宦官专政。此外,教材导入框还引用了黄宗羲对明朝政治的评价——“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什么黄宗羲就这么认为明初开始就“无善治”了?为什么明朝的政治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那么的黑暗?这与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关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已经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展示板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容组织】
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我们本单元主要探讨的就是这一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和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达到了顶峰。明朝初年,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为中央辅政机构,自该制度创立就出现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此解决。而清朝则设立的完全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发展到了顶峰。但是,中国与西方社会在政治制度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在封建社会初成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本课教材其实可分为三大内容: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明清时期东西方的比较(即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展示板书: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师:宰相(丞相)制度,自秦始皇设立之后,丞相从最初的“无事不领”,到后来的“事有专注”,其权限不断缩小,地位也不断下降。可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却一直存在。尤其在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后,立左、右丞相,其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元朝暴政被推翻,明王朝取而代之,一般做法是先继承先朝制度,再根据实际进行改革。那么,对于丞相制度,明初统治者会如何对待呢?
(展示板书: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⑴背景(原因)  
⑵措施: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②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⑶影响                                                   )
师: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你了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吗?
2、朱元璋是如何处理中央官职中丞相一职的?教材这一目中还介绍了朱元璋什么做法?
3、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做?
4、朱元璋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略,教师指导下一一做答)
师:1、朱元璋简介: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在位时间:1368-1398年。元至正四年(1344年),受穷困所迫,入皇觉寺为僧,十二年(1352年),投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子兴死,代领其军。十六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今南京市)。二十三年,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二十七年,灭张士诚。次年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又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北征,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亡。洪武四年至十年,逐渐消灭各地残余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明太祖得天下后,即采取措施加强皇权,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又设提刑按察使司分掌刑名,都指挥使司分掌卫所军事,形成地方三司制度。十三年,定「胡惟庸案」,杀左丞相胡惟庸,并罢中书省及丞相,以六部直属皇帝。胡惟庸案后来变成大狱,株连三万多人。他又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各都督之兵权,以便皇帝掌控。二十六年,「蓝玉案」发,杀戮蓝玉等功臣,株连一万五千余人。明朝开国之元勋宿将,被他诛戮殆尽。
    朱元璋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屡兴「文字狱」;亲自撰颁《大诰》及《大诰武臣》,与《大明律》同为必遵之法;用锦衣卫设立诏狱,以恐怖的特务统治驾驭臣民;行廷杖、跪对之制,折辱士人;定八股取士之制,强化思想统制;推行迁徙富民之令,在全国实行里甲制;编订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加强对土地和人民的控制。他又分封诸子为藩王,以宗室藩王代替功臣守边,目的在于巩卫明室,但结果却使诸王势大,造成后来的「靖难之变」,开明朝宗室相残之先河。在其统治下,中国的专制主义和帝王权力达到历史性的高峰。死后葬南京钟山孝陵,谥高皇帝。
师:2、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⑴适应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急遽增加,国内各民族交往愈益密切,在王朝统一的统辖下,国土广袤,军政事务繁多而复杂,同时,封建社会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愈益尖锐。为保持和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明清两个封建王朝都极力进一步提高君主大权,从制度上保证全国统治权力高度集中。明王朝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以前的各个王朝,清王朝又在明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秦汉以来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析于下的方式,重用皇帝亲信担负实际责任,以掣时正式的国家机关。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一再变迁的轨辙。明清时期仍然是沿着这一趋向发展,达到这种演变的极端。
⑵(可展示朱元璋有关废丞相的文字,详见“教材注释”1)明朝初年沿用元朝制度明初的中书省组织庞大,职权很重,这一部门远承古代的宰相(丞相)制度,近袭元朝中书省“录军国重事”的旧制。省内设左、右相国(后改为丞相)为长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仅是中书省下属的机构,六部的领导人尚书、侍郎等不过是丞相的属员。当时的中书省不但有“综理机务”的职权,而且全国各级各部门给皇帝上的奏报,也规定要“先白中书省”,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谕旨,也经中书省再下达,俨然是设置在皇帝和国家机关中间的一级权力部门,是必要的中转站。任丞相的人更是仅处在皇帝一人之下,高踞于百官之上的权要,明初最早任李善长,徐达二人为左右相国(丞相),李是文臣之首,徐是军队之帅,其余担任过丞相职务的李文忠、汪广洋、胡惟庸等人,也全是勋贵之臣,这更说明中书省的位尊权重。应该说,设置中书省这样的部门并授予如此重权,不仅是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近xx年来不断压抑相权以尊君权,不断防范和限制臣权有任何侵犯君权的发展趋势相抵牾的,而且也不符合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更是为全力独揽大权的明太祖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据历史记载,胡惟庸任丞相时,“专生杀黜陟,以恣威福。内外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视之,有病己者辄匿不闻。由是奔竞之徒,趋其门下”。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并宣布对中央朝廷的官制作大幅度的改变。其实,胡惟庸案不过是一个偶发的事件,说胡惟庸通谋日本和蒙古进行叛变是缺乏可信证据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朱元璋对于中书省在自己执行皇权时造成掣时和潜在的威胁,早就高度不满和戒备。再加上,胡惟庸恃功骄纵,跋扈揽权,更促使矛盾激化,朱元璋终于作了断然处置。在此之前,朱元璋就曾几度要削减中书省的权力,取消胡惟庸等以丞相身份通过中书省对各级国家机关的控制,如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下旨,“令奏事毋关白中书省”,明显的意图是要限制中书省的职权,但这还不能从制度上根本解决问题,矛盾仍然相继出现,最终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遂难以避免。
师: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一,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具体表现为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布政司:洪武九年(1376年)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比布政使高。其后,布政使的职权渐小,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康熙六年(1667年)后,每省仅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为从二品官。布政司俗称藩司,布政使俗称藩台;都指挥司:五代宋元时期即有都指挥使,均为统兵将领。明朝设都指挥使司,掌一省的军政;按察司:唐景隆二年(7xx年)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各地。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称采访处置使,后又改为观察处置使。宋以诸路转运使兼按察,专主巡察,别有提点刑狱官。元置提刑按察使,后改为肃政廉访司。明朝仍建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清朝沿用。又名臬司。俗名臬台、廉访。清末改为提法使。三司分别掌管军政、行政和财政,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其二,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师: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达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可以说,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绝对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
(展示板书:2、内阁的创立
⑴原因
⑵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
⑶内阁制的本质特点      )
师: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废除了丞相制度,终于实现了自己“政皆独断”的目的。可是,新问题产生了: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展示这段材料)于是,朱元璋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师: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置殿阁大学士?
2、是谁创立了内阁制度?什么叫内阁?
3、明朝内阁的职权范围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明朝内阁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它和以前的宰相制是一回事吗?
5、明朝的内阁与西方近代内阁是一回事吗?
生:(略,教师指导下一一做答)
师:1、内阁创立的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实现了“躬览庶政”的目的,“事皆朝廷总之”,皇权极度膨胀。但庶务丛集,使他忙得不可开交,遇到重大问题又无人商量,他深感“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师: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⑴内阁制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设置四辅官,以“佐理赞化”。这些四辅官都是征自民间的老儒,明太祖认为他们忠厚老实,没有政治背景,既可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又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但这些老儒,固然忠厚老实,但却“淳朴无他长”,根本没有政治经验,起不到佐理赞化的作用。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不得不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当年十一月,又仿照宋制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任命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又征调老儒鲍恂、余诠等人为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为正五品。而且殿阁大学士的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这些人并不能参与重大政务的研究,更不能独自处理什么问题,仅是由于他们经常在宫廷殿阁之内工作,随时听候皇帝的传呼差使,逐渐才被称为内阁学士或大学上。彼调来的人有的便被称为“入阁”。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内阁及其大学士的实际职权便已发生明显的实质性变化。朱棣采取一种渐进的过渡形式以修正其父手订的中央辅政体制。他在篡位胜利之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了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黄淮等七位年轻有才能的士人进入内阁,并对他们放手重用,在诸如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蠲免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上,都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吸收他们参与论议国家的核心机密。终朱棣当政的永乐时期22年,内阁学士的品秩仍然是不高的,一直都不过是正五品的官阶,但实际上,他们经常能参与对重大政务的研讨,甚至对于六部的要政,也可以在御前进行更高层次的审议,以供皇帝参考。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⑵内阁制的演变:(可展示《内阁小识》有关票拟的文字,详见“教材注释”2)明中叶以后,职权渐重,兼领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内阁政治地位的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掌有了“票拟”之权。所谓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这实际上就是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掌握代替皇帝起草批示的职权,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六部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也就不得不抑承内阁之鼻息了。到嘉靖以后,朝位班次,阁臣已列六部尚书之上。内阁首辅更是权势显赫,像夏言、严嵩由于受到皇帝的宠信,权压六卿,“赫然为真宰相”。
师:3、内阁制的本质特点: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后者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因此,内阁制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皇权专制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牵制作用。
师:4、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结合教材第18页“学习之窗”,或展示选自钱穆《国史大纲》:“(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由此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师:5、明朝内阁与西方近代内阁的区别: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而明朝内阁则是专制独裁的工具。
(展示板书:二、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
师:明朝统治的黑暗腐败,终于导致了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入了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关外少数民族女真族(后改称满洲)入主中原,建立起全国的统治。作为少数民族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其原先的政权系统是否适用于新时期的统治呢?清朝历代皇帝又会针对实际情况做何调整?从汉至明不断强化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到了清朝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示板书:1、议政王大臣会议
⑴由来    ⑵职权与地位     ⑶影响  )
师:清建立其全国统治后,除了沿用了前明的一些制度外,还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议政王大臣会议。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它是中原汉族文明的产物吗?
2、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六部相比,地位是怎样的?
3、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对于皇权而言是不是一个威胁?为什么
生:(回答)
师: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由来: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共存在过155年。议政制的雏形,早在努尔哈赤创建后全国之时就出现了。伴随着满族历史的发展和军政力量的扩张,亟需研讨和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努尔哈赤乃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了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或称议政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并负责初步的鞫间工作,以供贝勒和汗参考。当时议政大臣的地位远在八旗主之下,吸收他们参加议政并处理一些事务,仅是作为一种襄助的力量。努尔哈赤死,皇太极嗣位,他有意识地抑裁大贝勒们的权力,并逐步提高议政大臣们的地位,“设八议政大臣……总理一切事务,与诸贝勒偕坐共议”,“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当时奉谕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人,当然还仅限于满洲贵族,但其爵秩资格已经降低为可以委派贝子级的贵族充任。这显然是为了吸收较低级的贵族参与军国大政以削弱八和硕贝勒的势力,并便于控制。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确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央辅政机关。满洲贵族入关,建立起统一的大清王朝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师: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权与地位: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师:3、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影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活动及其发展,是离不开各有关时期的政治形势的。康熙初年,发生过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辅政大臣操纵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压抑皇权的事;随后,又爆发了以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为首的三藩叛乱,康熙曾一度恢复主要由满洲亲王主持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它掌握核心机密,“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凡令仪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之事,俱系国家重大机密事务,会议之时,理应极其慎密”。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时期的应变做法。而且,过分地将大权交付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还必须防范到它对皇权的威胁。因此,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及其权力过大,必然会对皇权的集中构成威胁,这也不符合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示板书:2、康熙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影响  )
师:从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的趋势来看,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确对皇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皇帝对大权的独揽。因此,这种情况是非改不可的,那么从哪一个皇帝开始改变?
师:请回答下列问题:谁改变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他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你认为这种做法和前代的做法类似吗?
生:(略)
师:南书房的设立:康熙帝亲政后,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设立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为径由南书房传渝或遵旨起草上谕,甚至收纳来自各地的密奏小折,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权。由此,内阁和南书房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展示板书:3、军机处的设立
⑴由来    ⑵特点     ⑶影响  )
师:可是,康熙帝的设立南书房的措施也只是起到了牵制作用,什么时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才名存实亡?又是谁将之取消的呢?
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谁设立了军机处?他为什么设立军机处?
2、你认为军机处和南书房相同吗?军机处具有什么特点?
3、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4、军机处的设立,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言意味着什么?
生:(回答)
师:1、军机处的由来: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机密泄露,七年(1729年)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迁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因地近内廷,便于召见。十年(1732年)更名军机处,以亲王、重臣充任称军机处行走,位卑者称学习行走,俗称小军机。军机之首称领班,总揽一切。军机处除处理机务外,凡特旨简放大员,皆由军机大臣开单请旨。由此一切都由皇帝“乾纲独断”,议政王大臣会议更是名存实亡,变成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者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雍乾时期,皇帝专政集权体制已经发展到顶峰,作为军事民主合议制残留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当然已无存在的必要。它的趋于衰败以至最后披裁撤,乃是必然的。
师:2、军机处的特点:(可展示有关军机处的文字材料,详见“教材注释”3)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那么,我们能否认为,建立了军机处,内阁便完全沦为闲曹,属于可有可无呢?不能这样看,因为一般例行公事,正式奏章还是由内阁上报下达的,正因为有内阁来处理极其大量的公开性的政务,才能保证军机处不陷于一般公务中,可以更有效地辅佐皇帝处理好有关的机要性工作。这是当时适应封建大帝国处理繁重政务的需要的中央辅政部门双轨制。有些军机大臣由内阁大学士兼充,有些问题要知会内阁然后施行,正说明两者之间还需要配合。
那么,军机大臣是否和原来的宰相一样位尊权重呢?军机大臣差不多每天都要朝见皇帝,报告和请示工作,诸如呈交遵照皇帝意图起草的各种“上谕”草稿和转达皇帝指示的“廷案”草稿、提出人事任免名单以及回答皇帝询问的各种问题等等。这是当时清王朝中央最重要的领导工作方式之一。《清史稿》卷176《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军机处“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基本上是符合它当时的地位和作用的,但该书接着又说“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此说则甚不准确,因为军机处从来没有过什么独立“执政”的大权,它的一切活动,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皇权专制服务而已。
师:3、军机处设立的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展示板书: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
师: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们只能跪录圣旨,说明自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在学完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之后,就需要及时进行总结。请根据第2、3、4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其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3、你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吗?改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是什么?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你认为它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吗?为什么?
生:(略)
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该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性,必须听命于中央,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师: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⑴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的变法,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中军功授爵,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与设县制等规定;法家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⑵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后,正式建立该制,其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既加强皇帝对中央白官的控制,有加强了对地方官吏与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机结合,正式确立该制。(经济文化等措施的配合)
⑶西汉巩固: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的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初,光武帝曾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⑷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从而加强皇权;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但随着藩镇势力的膨胀,终酿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出现五代十国,中央集权再遭破坏。
⑸北宋加强:宋初吸取教训,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⑹元代新发展:元结束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加强统治与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⑺明清达到顶峰与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明初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加强皇权。清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师:3、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师: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该制度的形成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因为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安全,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他们的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农民)的控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政治和经济要求的体现。
师: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师: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师:7、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①财政上,“利出一孔”,权归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历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一些朝代丈量土地及隋唐设户部管财政等,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如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再者收地方财权,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②剥夺地方权力,官吏由皇帝任命。③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④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国家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⑤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师: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影响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赋役征发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在增大。在明清前,它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其进步性。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而言,日趋衰落。更为重要的是,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成和发展时期起到了巩固和推动作用,因为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的封建社会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只能起到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消极作用,它根本不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课堂小结】
师:除了我们现在是这么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代的消极作用,那么西方学者是不是这么认为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段材料,(展示资料:高翔《近代的初曙 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指出:……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他指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请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的西方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是如何评价中国的专制制度的?
生:(略)
师:其实,这些材料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在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根本不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18、19世纪,更是如此。中国不可避免地落后了,而且更闭塞,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被侵略已经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什么时间、哪一个国家率先侵略中国,19世纪中期之后中国的命运如何,这就是我们第二、三、四单元要学习的内容。不过,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政治斗争内容之前,我们还要趁热打铁,先把学习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强化和同一时期西方民主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民主的源泉与发展的内容,再来巩固以下我们对于刚才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

九、作业设计
1、你认为导致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2、明清时期的中国,有没有人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提出过批评?他们是谁?有没有效果呢?请结合史实来说明。

十、问题解答
学习之窗
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答案提示: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张居正改革虽有成效,但触犯官僚地主利益,引起皇帝不满,死后被抄家、夺官。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说出军机处的最初名称、设置时间、所在地点和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答案提示:军机处最初名称:军机房。设置时间:雍正年间。所在地点:紫禁城隆宗门内。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十一、教材知识链接
1、朱元璋废丞相: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敕问文学之士》
2、票拟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3、军机处: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5、三司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分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之行政(包括财政)、军政与司法监察,其长官分别为布政使、都指挥使与按察使。后来,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权位比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高。布政使之职权渐轻,至清代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按察使在清代也同样成为督、抚的属官。清朝在入关前已建立八旗制度,明朝的都指挥使司与都指挥使便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亡,未为清朝所继承。
6、文渊阁
明朝宫内藏书阁名,也为皇帝讲读之所。明太祖始建于南京奉天门东。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文渊阁,后置大学士。从此,文渊阁成为殿阁大学士的“入直之所”。到嘉靖十六年(1537年)经整修扩建后,正式成为“阁臣办事之所”。
7、首辅
由于阁臣同时有三五人之多,须有一人总其责,于是便有首辅、次辅之分。首辅何时产生,学术界说法不一,有说始于景泰年间的陈循,又有说是始自天顺年间的李贤。实际上,首辅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内阁刚设立时,阁臣位次的排列就已存在,它是由大学士加官时的差别、入阁的先后与资历以及皇帝的眷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据《明史•宰辅年表》的记载,永乐初年,解缙为阁臣之首,后来解缙降为广西右参政,胡广代其位,再后来胡广死,杨荣代之。天顺年间,李贤被推为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文渊阁事,《明史•李贤传》载:“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这是首辅之称第一次见诸史籍。此后,首辅、之称成为一个习见名词,便屡见不鲜了。首辅又称元辅、首揆,其下称次辅、次揆。
8、关于明清封建专制高度强化的原因
对于明清封建专制高度强化的原因,学术界的看法各异。经过长期的争论,比较多数的观点认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考选获致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明太祖有次召见各郡富民时说:“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今朕为尔主,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这话就道出了封建王朝为地主阶级承担对农民实行超经济强制的职能的奥秘。

十二、教学反思
1、教学时线索较为清晰,但仍在用时上出现差错,不能1课时解决问题,还需在今后教学中解决。
2、教学中开始尝试精简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法教学,但受到学生回答的时间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入,可以考虑以后课堂教学中内容精简。

十三、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明太祖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的目的是(d)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2、“票拟”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c)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宣宗     d、康熙帝
3、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a)
a、布政使司    b、行省       c、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4、明朝初年废行省、设三司(a)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6、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c)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有决策权
7、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了(a)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取胜,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8、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在于(d)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之废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三国蜀 诸葛亮 受刘备托孤,掌握国家大权,鞠躬尽瘁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请回答:
⑴阅读表格,明初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地位太高        b、如诸葛亮般鞠躬尽瘁的丞相不多
c、害怕权臣篡位        d、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⑴d
⑵内阁首辅、军机大臣有时也被人成为“宰相”,你认为这种称呼是否具备实质意义?
⑵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往往充当顾问、秘书等角色,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⑶相权的逐步削弱说明了什么?
⑶说明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

(三)探究题
10、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你同意孟德斯鸠上述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路引领: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轻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君主专制   军机处   明朝   专制主义   皇权   丞相   内阁   明清   中国   皇帝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