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做首领的?
  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了,人们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王位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
  出示“大禹陵”的图片,提问: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说明了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提问:大禹为什么威望这样高?
  学生答:“大禹治水”。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归纳: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②划九州,筑九鼎。
  大禹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归纳知识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学生识图,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提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学生回答。
  更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①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二、“禹传子,家天下”
  提问:“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讨论:“你认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教师小结: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
  提问:“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哪个历史人物退位才结束?”学生根据小组准备的结果进行回答。
  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二、商汤灭夏:
  1.  商朝的建立:
  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提问: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讨论回答: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族的强大,由此推断:商灭夏。
  归纳知识点,板书:公元前16XX年,商汤,商朝,建都亳。
  观察《商朝形势图》,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XX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提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2.  盘庚迁殷:
  归纳知识点,板书:公元前13XX年,盘庚迁殷。
  学生识图,殷的地理位置。至此,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后人也称商朝为殷朝。
  商朝为管理国家设置了各项事务官员,建立了军队,其疆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看插图《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三、武王伐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纣王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课下给他画一幅像。
  学生回答。
  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
  介绍武王伐纣的经过,800多部落共同讨纣,以及纣王军队阵前倒戈,反问:这些史实是否印证了你的预言?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1.  西周的建立:
  归纳知识点:前1046年,周武王,建都镐京,周朝史称西周。识图。
  2.  西周的发展:
  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
  学生讨论归纳回答。
  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3. 东周的建立:
  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
  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填空题
    1.夏朝建立了______和______,制定了_______,设置了______。夏朝的国家机构,是_____压迫____和____的工具。
    2.商朝的创建者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等大臣,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建都在________。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_________西部和_______南部一带。夏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答案:
  1.政府机构 军队 刑法 监狱 奴隶主阶级 奴隶 平民 2.伊尹 亳 3.河南 山西 桀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此图所绘器具的名称是什么?
  ②它是什么朝代制造的?有什么特点?
  ③它的制造说明当时何种制造业发达?
  答案:
  ①司母戊鼎。
  ②商朝后期制造,它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③说明商朝时,青铜冶铸业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西周   阳城   大禹   夏朝   商朝   商代   王位   归纳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