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XX年的国耻与国难。
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法指导]
1.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而导入新课。
2.比较分析法。对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条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3.阅读理解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描述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列内容。)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           地区。

  2、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进犯北京。
  3、19XX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          仓皇逃跑。
二、《辛丑条约》
  1、         年,清政府被迫同      、       、       、       、       、   
              、         、         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2、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                                                          。

     (2)                                                         。    
    
     (3)                                                          
  
                                                                     。

   (4)                                                           。
  3、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                              ,严重损害了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                          。中国完全沦为                          。

合作与探究:

1、 学生制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点。

2、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能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吗?

3、 议一 议: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反馈与小结:
        我们这单元题目叫做侵略与反抗。提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归纳出同一时期,中国各阶层又是怎样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的,从而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线索。进行本单元的复习。
      
     
      
     达标检测:

一、 选择题:
1、义和团运动斗争的矛头指向的是(      )

           a、清政府    b、地主阶级   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d、英国殖民者
       2、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皇帝是(       )

          a、 光绪帝      b、慈禧太后        c、咸丰帝         d、道光帝
      
       3、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发生于(       )
      
          a、 1898年        b、 1899年        c、 19XX年       

d、 19XX年
       4、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八国”除了英、法、俄、美、日、德六国外,还包括

(          )

         a 、西班牙、葡萄牙      b、荷兰、葡萄牙      c、 意大利、奥匈帝国     d、意大利、奥地利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
条约》

        6、八国联军侵华时,担任联军司令的人是(         )

          a、 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 法国人

二、材料分析题: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的军队?

         2、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发生在哪一年?
        
         3、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课外拓展】
      《辛丑条约》
      
      19XX年12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公使提出《议和大纲》12条,强迫清政府接受。19XX年9月
      7日,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年是旧历辛丑年,所以这个条约称为《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是:
      
      1.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清(到1940年),年息四厘,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性赔款,总数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清政府以海关税、通商口岸的常关税和盐税作为偿付赔款之用。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处死。地方官对反帝斗争镇压不力者,“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文武科考试5年。
      
      3.清政府拆毁大沽以及北京到海口沿线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5.惩办“首祸诸臣”。其中载漪充军新疆,载勋、赵舒翘赐自尽,徐承煜(刑部左侍郎)等人斩决,董福祥革职,徐桐、刚毅、李秉衡等已死,追夺官爵。
      
      6.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义和团运动   联军   义和团   马关条约   帝国主义   条约   北京   中国   中华民族   清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