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
二、学生准备
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简介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2、简介本主题的概述。
学习新课
一、老师展示预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
预习目标:
1、虎门销烟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结果。
3、《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讨论:
1、评价林则徐。
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作适当点评,强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
1、《南京条约》的内容。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展示并小结。
在图上指出:
1、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中英《南京条约》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
3、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地点南京。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
2、 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鸦片战争   虎门   半封建   英国   南京   鸦片   条约   中国   目标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