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十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二十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上海世博会涉及到社会生活方面的图片,并伴随世博会主题曲。
     教师过渡:XX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见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体会到了城市确实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看看百年之前上海世博会的各个会馆会展出什么新鲜的事物。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
2、理解这些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用历史情景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亲切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层面以及其对近代进步思想的更深的探索。
三、巧设疑问,突出重点:
1、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阅读材料,理清思绪)
时间:19XX年,上海召开世博会
地点:上海
人物:小明及其一家人
家庭状况:父亲是某公司职员,家庭较富裕

情景教学:
场景一:
      小明一家人参观到中国馆中的一个分馆,这个馆是一组图片,因为实物太大,无法搬到现场。
(教师:哦,那这个馆内到底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
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图片的内容是:
(1)轮船的发展(2)火车的发展(3)汽车在中国的出现

问题:1、请你给这个场馆起一个名字。
  2、这些交通工具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突出动力的变化,是一种进步)
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辛丑条约的内容回答: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
   我们是否要拒绝铁路,以此来抵制西方的侵略?
(结合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分析,铁路等近代交通形式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这些交通工具是怎么出现的?(从西方传入)

场景二:
      小明在参观英国馆时遇到了他的同学小张和他的家人,小张刚刚剪了新的小短发,穿着黑色的西服,小明的父亲向小张的父亲友好的握手并说:“张先生,你好!”两家人在英国馆门前照相留影纪念。
问题:
    1、同学们课前已经自学课文,请同学们自己在场景二中找出都有哪些变化?
      (发型、服饰、称呼、礼节的变化)
      这种变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妇女缠足)
   2、以上我们说的这些变化发生在哪次革命之后?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3、相机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场景三:
      下午三点两家人参观完世博会,小明和小张两个好朋友要一起去看电影《定军山》,随后两人又去商务印书馆买了几本下学期需要准备的参考书,小明顺便帮爸爸买了一份《申报》。
   1、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在说什么?
       (伴以朗读、录音机或留声机的配音)
   2、人们通过报纸可以了解到什么?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报刊,这些报刊都宣传什么思想?

场景四:
      小明回到家,看到父亲刚刚收到一封电报:货物已从昆明发出,一周之内到达。望速汇款。父亲看完电报后,立即去打电话给公司。
问题:
     1、电报这种通讯工具给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促进商品流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从电报中的内容看,当时的中国铁路发达吗?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是怎么出现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这些变化有哪些特点?(不平衡性、受封建守旧思想的阻挠)
(这部分给学生提示:上海、家庭较富裕,补充慈禧坐汽车的小故事)
 3、如何评价这些变化?(教师总结)
五、师生交流,释疑拓展:
六、归纳总结,点拨提升:
近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任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仅铁路不发达,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见到,报纸、电影等也只能在大城市看到,而且很多旧的习俗依然顽固。中国的社会需要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当堂训练,及时巩固:
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 唐胥铁路     b 淞沪铁路      c 滇越铁路       d 京汉铁路
2、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歌女红牡丹》 d 《八百壮士》
3、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      )a黄鹄号     b 邓达斯号      c 菲尼克斯号     d 克莱蒙特号
4、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歌女红牡丹》  d 《八百壮士》
5、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     )a 《时务报》   b 《申报》    c 《国闻报》    d《中外纪闻》
6、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商务印书馆   b 红旗出版社    c 中华书局      d 文艺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社会生活   商务印书馆   世博会   电报   上海   中国   近代   场景   家人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