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第3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国会纵火案,德意的法西斯头目名,政党组织,对内外政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在20世纪人类文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会产生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并肆虐世界,这是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的。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的批判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言框《焚书》内容导入本课。
2.复习旧知,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导入新课。
3.“法西斯”名词的由来。
(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历史背景:教师展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
(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说一说:简介希特勒。(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
各抒己见:纳粹的迅速崛起有哪些因素?
(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
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紧勾结军队。
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议一议: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建立及表现。
(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动动手:试制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
国别      背景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内外政策  影响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四)课堂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挂出“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四.板书
1、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德国:
原因——客观:危机引起动荡,魏玛政府软弱
主观:纳粹党欺骗宣传,扩张势力
建立——成为第一大党、希特勒上台
政策——政治:建立一党独裁;
军事:扩充陆军,重建海空军;
经济: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严密控制,钳制思想;
民族:种族灭绝,迫害犹太人;
对外:撕毁和约,推出国联,进军莱茵
(2)日本:  原因——客观:危机引起矛盾,工农运动高涨,内阁政府无力
主观: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及其势力的上升
特点——以军部为核心,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
建立——九•一八事变、二•二六兵变、广田弘毅组阁
政策——对内:政治上加强独裁;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对外:制定基本国策,准备扩大侵略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3)影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侵略,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布置作业
1.学生明确本课重点,并归纳概述在作业本上。
2.课后测评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明确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暴行所造成的影响(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法西斯   纳粹   希特勒   经济危机   暴行   德国   日本   国会   政权   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