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

学习要求
1.知道各种运动形式,能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
2.理解速度概念,能对速度单位换算及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
3.通过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并能用它来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方法。
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所处的状态,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学习重点
1.速度概念、单位、公式及简单计算。
2.惯性。
3.力和运动的关系。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7.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v=s/t s=vt,t=s/v
10.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1.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12.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3.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4.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5.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平衡力   机械运动   参照物   快慢   知识点   惯性   定律   物体   公式   状态   速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