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知识点

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7.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学习重点
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 108米/秒(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 108米/秒(m/s)。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4.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入射角   凹透镜   平面镜   法线   凸透镜   焦距   知识点   介质   物体   反射   光线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