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新课标必修3

XX届一轮复习政治: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高考重点提示
注 为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为最高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的表现):
(1)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重点)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重点)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重点)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重点)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或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的继承性
(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 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民族性   文化生活   提纲   民族文化   多样性   文化交流   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   民族   过程   重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