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

专题一  【考点突破】:一、关于货币  1、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货币纸币区 别含 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本质                       ,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     基本职 能          、一般只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没有货币就没有纸币②纸币是货币符号,货币是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为限度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比较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及实质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    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          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主要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危害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如果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就会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方法主要实行     的货币政策和        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要采取    的财政政策和   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联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并且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3、货币两种基本职能比较表基本职能含义对货币要求具有该职能的原因产生价值尺度表现和    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上的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有       与货币同时产生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     的职能   的货币4、弄清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关系、汇率变动判别(1)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关系表 外币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币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值值 不变更少值值更多不变值值     更少不变值值   (2)如何判断汇率升降 如果一定量a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b币,则说明a币升值、汇率升高,b币贬值、汇率下跌;如果一定量a币可以兑换成的b币比以前少了,则说明a币贬值、汇率下跌,b币升值、汇率升高。 5、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合法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对待金钱要用之有度、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在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针对训练】:1、(XX福建 高考)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XX年8月9日,国家财政部、民政部紧急运往甘肃舟曲县的救灾物资已经运达灾区。这里的“救灾物资”是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供人们消费的    b.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c. 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3、(XX·安徽卷高考)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4、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关注物价的上涨。一般来说,为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可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c.增加财政支出                    d.控制财政支出和减税 5、请看下图,在这一购物流程中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充当了价值尺度职能  c.货币表现了其它商品的价值            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考点突破】:二、关于价格1、关于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资源集散地。" to="135pt,11pt" from="108pt,11pt">决定因素:        (                                                )影响因素:       (直接)         气候、时间、地域等(间接)           其他: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纸币的发行量等2、关于价格变化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     ;价格下降,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    供过于求                                                               供    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   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        的      产品。   能获得较大的          ,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3、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4、关于价格和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定;商品交换以          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针对训练】1、(XX·全国新课标卷1高考)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XX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2、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 a.扩大了品牌效应              b.增加了市场供给    c.提高了商品价值      d.提升了产品质量 3.当钢材市场升温,价格上涨时,大量“热钱”涌入,钢材经营者明显增多;而当钢材市场降温,价格行情进入下行通道后,一些钢材经营者又转入恐慌性抛售,从而导致一段时期内市场货源严重过剩,压迫价格到合理价位以下。这一现象      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反映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③表明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说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经营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右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上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XX年5月2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每斤草莓的价格是1.5元,而春节期间却是10元左右,导致该地草莓价格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生产草莓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b.质量决定价格c.市场上草莓的供求关系变化              d.生产草莓的盛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考点突破】:三、关于消费角度内容说明主要影响因素①     从根本上说,消费受国家        的制约。②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其他影响因素。③主观因素:受消费心理、行为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类型方式的消费、    消费、    消费对象消费、     消费目的、       和          消费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含义恩格尔系数含义①恩格尔系数变化说明?②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消费心理心理①各种心理的典型表现?②对待各种心理的正确态度?心理心理心理消费观念①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是本考点落脚点之所在。②注意本部分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内在联系。如何提高消费水平?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②企业要考虑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售后服务等,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见下一专题学案)【针对训练】1、近年来,随着苏北地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礼品需求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档次不断提高的趋势。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每年都在开发大量的新产品,想方设法从市场分得一杯羹。这表明 ①家庭消费的层次由低向高递进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为社会提供新的消费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④价值规律能有效进行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从右图看出,决定将多少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因素是
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b.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c.社会消费风尚
d.消费者的年龄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3.XX年央视春晚人气最旺的节目无疑是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这个小品推出的几句台词目前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成为新的流行语。从消费的角度看,这句经典台词告诫我们的是                        a.从众消费才是最合理的消费              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性的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4.下表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1978年1992年XX年买面粉:18.7元买面粉:41元买面粉:28元买肉:2.16元买鱼肉:57元买肉蛋奶:185元买盐:0.16元买衣服:104元[买花卉:70元买布:13元买报刊:3.8元手机话费:56元买自行车:156元买彩电:2600元旅游:1780元买数码相机:2750元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                 ①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知识网络】【知识联系】:(1)“价格”、“价值规律”、“市场调节”。 (2)“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与“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4)通货膨胀(紧缩)与供求关系的关系、解决通货膨胀(紧缩)与财政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内在关联。 【热点链接】稳定房价、远离“蜗居”背景材料材料一:《蜗居》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聚会闲聊的“点心”,其热度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楼市的诸多非正常,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房地产业占到gdp的6%和1/4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材料二:国家为实现“住有所居”,解决“蜗居”问题,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XX年3月5日,xx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费。三要抑制投机性购房。四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2、XX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通知说,近期部分城市房价、低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3、XX年6月4日,国家住房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通知明确,对于二套房的认定不仅要以家庭为单位,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严厉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材料三: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 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 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 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材料四: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在我国,哪些因素在拉动房产价格的不断上升?(2)你认为,什么样的房价才算合理?国务院要求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有何意义?(3)面对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在购房问题上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4)就解决“房奴”现象提出可行的建议。(5)如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为什么党和政府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力度?(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文化生活知识分析:(1)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国家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辨别对错】1.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2.纪念币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3.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4.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所以质量决定价格。 5.国家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6.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人民币汇率上升,表明人民币升值,这会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8.等价交换就是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符合。 9.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 10.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相互制约。 11.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2.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 1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商品。 14.消费按照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5.生存资料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16.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消费。 17.对待金钱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益。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考点突破】:一、关于货币1、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货币纸币区 别含 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质一般等价物价值符号,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基本职 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一般只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没有货币就没有纸币②纸币是货币符号,货币是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比较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及实质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主要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危害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如果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就会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方法主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联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并且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3、货币两种基本职能比较表基本职能含义对货币要求具有该职能的原因产生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有价值与货币同时产生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的货币4、弄清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关系、汇率变动判别(1)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关系表 外币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币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升值贬值升高跌落不变更少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多不变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少不变升值贬值升高跌落(2)如何判断汇率升降 如果一定量a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b币,则说明a币升值、汇率升高,b币贬值、汇率下跌;如果一定量a币可以兑换成的b币比以前少了,则说明a币贬值、汇率下跌,b币升值、汇率升高。 5、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合法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对待金钱要用之有度、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在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针对训练】:1、(XX福建 高考)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d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XX年8月9日,国家财政部、民政部紧急运往甘肃舟曲县的救灾物资已经运达灾区。这里的“救灾物资”是 d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供人们消费的    b.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c. 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 3、(XX·安徽卷高考)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4、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关注物价的上涨。一般来说,为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可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 a.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c.增加财政支出                    d.控制财政支出和减税 5、请看下图,在这一购物流程中     a                                              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充当了价值尺度职能  c.货币表现了其它商品的价值            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考点突破】:二、关于价格1、关于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 决定因素:价值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 供求(直接)         气候、时间、地域等(间接)           其他: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纸币的发行量等2、关于价格变化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 减少;价格下降,购买  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减少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跌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3、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

反比

不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

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

不变

正比个别劳动时间

不变

反比4、关于价格和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针对训练】1、(XX·全国新课标卷1高考)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XX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c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2、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 a a.扩大了品牌效应              b.增加了市场供给    c.提高了商品价值      d.提升了产品质量 3.当钢材市场升温,价格上涨时,大量“热钱”涌入,钢材经营者明显增多;而当钢材市场降温,价格行情进入下行通道后,一些钢材经营者又转入恐慌性抛售,从而导致一段时期内市场货源严重过剩,压迫价格到合理价位以下。这一现象    d  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反映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③表明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说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经营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右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上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c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XX年5月2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每斤草莓的价格是1.5元,而春节期间却是10元左右,导致该地草莓价格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ca.生产草莓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b.质量决定价格c.市场上草莓的供求关系变化              d.生产草莓的盛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考点突破】:三、关于消费角度内容说明主要影响因素居民收入①从根本上说,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②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其他影响因素。③主观因素:受消费心理、行为和消费观念的影响物价变动消费类型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含义恩格尔系数含义①恩格尔系数变化说明?②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消费心理从众心理①各种心理的典型表现?②对待各种心理的正确态度?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①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是本考点落脚点之所在。②注意本部分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内在联系。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如何提高消费水平?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②企业要考虑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售后服务等,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见下一专题学案)【针对训练】1、近年来,随着苏北地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礼品需求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档次不断提高的趋势。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每年都在开发大量的新产品,想方设法从市场分得一杯羹。这表明 b①家庭消费的层次由低向高递进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为社会提供新的消费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④价值规律能有效进行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从右图看出,决定将多少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因素是 d
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b.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c.社会消费风尚
d.消费者的年龄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3.XX年央视春晚人气最旺的节目无疑是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这个小品推出的几句台词目前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成为新的流行语。从消费的角度看,这句经典台词告诫我们的是                        a.从众消费才是最合理的消费              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性的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4.下表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1978年1992年XX年买面粉:18.7元买面粉:41元买面粉:28元买肉:2.16元买鱼肉:57元买肉蛋奶:185元买盐:0.16元买衣服:104元[买花卉:70元买布:13元买报刊:3.8元手机话费:56元买自行车:156元买彩电:2600元旅游:1780元买数码相机:2750元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   d                ①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知识网络】【知识联系】:(1)“价格”、“价值规律”、“市场调节”。 (2)“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与“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4)通货膨胀(紧缩)与供求关系的关系、解决通货膨胀(紧缩)与财政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内在关联。 【热点链接】稳定房价、远离“蜗居”背景材料材料一:《蜗居》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聚会闲聊的“点心”,其热度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楼市的诸多非正常,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房地产业占到gdp的6%和1/4投资,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材料二:国家为实现“住有所居”,解决“蜗居”问题,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XX年3月5日,xx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费。三要抑制投机性购房。四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2、XX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通知说,近期部分城市房价、低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3、XX年6月4日,国家住房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通知明确,对于二套房的认定不仅要以家庭为单位,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严厉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材料三: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 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 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 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材料四: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在我国,哪些因素在拉动房产价格的不断上升?①价值决定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旧城、旧村改造,城市新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导致购房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购房需求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上升,导致房价上涨。③其他因素的影响。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一些房产商人为地炒作;人们“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等。(2)你认为,什么样的房价才算合理?国务院要求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有何意义?①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合理的房价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②经济意义: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满足消费者的购房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有利于规范和整顿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意义: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面对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在购房问题上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①坚持适度消费、求实消费。作为购房族,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当前的房价水平。②坚持理性消费,要合理购房,反对盲从、攀比。明确购房是为了满足生存消费,还是为了满足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4)就解决“房奴”现象提出可行的建议。①国家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引导合理消费。②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从根本上说,解决“房奴”问题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5)如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确实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保障相关土地供应,降低房地产成本。④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和供应,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⑤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⑥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⑦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购房消费心理。(经济手段:税收、贷款、利率等;法律手段:立法、执法等;行政手段: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和经济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⑧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为什么党和政府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力度?理论依据:党的系列知识、政府的系列知识、国家性质、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现实意义:有利于从人民利益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政府要正确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正确对待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供有效地管理和服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公共权力;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真正在拆迁问题上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行使监督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不在合理房屋征收等问题上胡搅蛮缠。文化生活知识分析:(1)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国家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使中国人把“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代中国人对于“家国伦理”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辨别对错】1.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2.纪念币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3.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4.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所以质量决定价格。 5.国家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6.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人民币汇率上升,表明人民币升值,这会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8.等价交换就是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符合。 9.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 10.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相互制约。 11.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2.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 1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商品。 14.消费按照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5.生存资料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16.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消费。 17.对待金钱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价值规律   纸币   需求量   物价   职能   货币   价值   关系   商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