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十一课   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原则;“走出去”的含义。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运用:结合典型事例,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分析如何 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结合典型事例,说明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生活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有各种跨国企业的品牌,由此可以感受市场的全球开放性。围绕“引进来、走出去”的典型实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认识到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在对外开放中,要注重国家的经济安全,积极主动,应认识到,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二、知识纵横:(一)框题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量: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打破地域与国界的限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社会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          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b)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这种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趋利避害,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  框题二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2)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规则;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其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总体上说符和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也是对我国的严峻考验,能否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把不利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的决策  (4)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走出去”的含义: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对外开放   世界贸易组织   事例   发展中国家   含义   典型   原则   战略   我国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