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我乐,领悟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中苦与乐,学习是权利也是义务的分析,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与乐交融的一种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地认识、发现自己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地认识、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也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却有一批不求上进、厌学逃学的学生。尤其是进入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的中学生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学生内心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知识缺乏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显得尤其重要。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发自于内心的动力,学习才会持之以恒。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歌颂至今,因此,在人们的脑海中有一种深深的烙印,即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只有苦读才有出息。再加上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给原本快乐的学习套上更加沉重的枷锁。对于学生来说,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更多艰辛和困苦,很难感受到学习自身带来年快乐,如果说有,那也是来自于外在的某些奖励,它很容易稍纵即逝,更何况这些奖励又只是少数优秀笺专利,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享受不到的,他们感受到的只有冷嘲热讽,甚至是皮肉之苦。由此可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就显得十分困难。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参观访问法。
教具:多媒体。
七、整体板书或课件流程设计
第二框享受学习
每一课时 学习中的苦与乐
(一)学习能超越自我,所以我快乐
1、寻找读书的快乐
2、寻找读书的困苦
3、比较学习的乐与苦
4、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二)学习是一种权利,所以我快乐
1、感受失学的痛苦
2、畅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
3、学习过程是我们享有一种权利的进程
第二课时 探索世界的奥妙
1、世界奥秘知多少
2、对这些奥秘已有的认识
3、我来探索奥秘
4、交流乐趣,体会乐趣
八、课时:2课时
九、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中的苦与乐
(一)齐唱儿歌,导入新课
听、唱《读书郎》的儿歌,提出两个问题:读书郎的心情是怎样的?——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歌曲见备课资料)
(二)感受学习,激发兴趣。
1、学习能超越自我,所以我快乐。
(1)寻找读书的快乐活动。
① 寻找身边读书快乐的故事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前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对学习的真实感受,寻找周围热爱学习、事业有成的典型人物。在学生活动后老师进行表扬,并讲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这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②“寻找自己读书快乐的事”活动,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曾经有过哪些快乐?
学习中的快乐:1、2、3、4、
“寻找读书的困苦”的活动。
①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困苦之处?——有
请同学们找寻不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学生一般能找到的有:“书山路勤为径,学海无涯或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
②“寻找自己在读书中困苦的事情”活动,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曾经有过哪些困苦?
学习中的苦:1、2、3、4、
③、体味困苦: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难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能样的?
(同学的回答可能有: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到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怕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等,教师应适时引导)
(3)感受学习。
同学讨论:“比较学习过程出现的快乐困苦和对待困苦的不同态度及结果,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教师: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这说明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困苦会烟消云散。当我们正在讨论学习的苦与乐时,你时否知道在世界的一些地方,还有我们的同龄人却远离课堂,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2、学习是一种权利,所以我快乐
(1)情景设计,感受失学的痛苦。
资料一、我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我要读书》的故事。(看备课资料中有图片)
资料二:伊拉克战火中失学儿童。(播放录像,配文字说明)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实行义务制教育,但战争毁灭了孩子们的希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数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飞速增长,整个伊拉克6—15岁的失学儿童高达160万。作业受制裁重灾区的巴士拉,目前的教师总数不足1500人,于是在这里,孩子们整天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
请同学们分析两个材料:
(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同龄人失学或者面临失学的处境?——战争、贫穷、疾病等。
(2)请同学们想像失学后的生活的种种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现的遗憾。——目不识丁,变成文盲,寸步难行;愚昧无知,生活穷困潦倒;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3)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优越的家庭、学校、社会条件;良好的法律保障等。
资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条: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员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教师: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他们失学后,生活中的种种遭遇比我们现在学习上遇到的困苦要大得多;失学会给他们人生留下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我们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是我们的一种权利,应该要好好珍惜等。
(2)漫画探究,揭示真理。
教师:那么从小不接受教育究竟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哪些不可弥补的遗憾?请同学们观看一幅放牛娃的漫画。
问:“长大后干什么?答:生娃娃
问:“生娃娃干什么?答:放牛。
这幅漫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愚昧无知的悲惨命运。
教师:是啊,同学们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因此,为了超越自我,也为了感激家庭、学校和社会,我们加倍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断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探索世界的奥妙
1、世界奥妙知多少?(板书)
(1)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除了金字塔的奥秘之外,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神奇的奥秘?让同学们分小组开展资料的收集与交流。
(2)整理资料。各组汇报自己收集的奥秘。教师按照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筛选,除去重复的内容,并把学生收集的奥秘一一写在黑板上。其中比较典型的奥秘有:
1、关于ufo和外星人。如:宇宙里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它们是怎样生活的?有没有来过地球?为什么要来地球?
2、关于宇宙球。如:地球队到底能永远存在吗?地球之外会不会有其他的生命体?中在哪一个星球会有生命体呢?那些星球适合人居住吗?
3、关于百慕大之谜。如恐龙时代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现在生活环境有哪些差异?恐龙是怎样生活的?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现在世界上还有没有恐龙存在?
4、关于神航五号。如航天员上天是什么感觉?航天员在太空是怎样生活的?太空食品是怎样制作的?神舟五号飞船在空气中摩擦产生的热是怎样消除的?
2、对这些奥秘已有的认识(板书)
对于这些疑惑,请全班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查找相关资料,如果没有相关资料,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设想、见解与看法。
具体做法是:讨论之后,老师立刻问全班同学有没有能解疑的同学。
如果有,让他(她)来回答,并让他说说是怎样知道的。生成“不学习就不能解疑“的道理。老师借此机会大力表扬他:“你真能干真聪明,肯学习就是与众不同”
如果没有学生能解疑也没关系,老师可以顺水推舟地说:“希望我们今后带着这一系列疑惑去听老师的讲解,每位老师都将帮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当然,老师不能陪同学们一生。所以更需要自己不断地自学,探索知识的真谛。
3、我来探索奥秘(板书)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环节趁热打铁,比如故意说:“教师心里也有许多疑惑,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帮我解决?(其实老师肯定有真正的疑惑,但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最好举一些少数学生能解决的疑惑,学生肯定兴致高昂,想解疑的同学一定多)
4、交流乐趣,体会乐趣。
在同学间相互设疑、相互解疑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激起全体学生探索奥秘获真知的强烈兴趣,让每个学生对奥秘进行整理:即以前不能理解的疑惑但通过这次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明白或懂得其中的一些奥妙的问题有哪些?
同时让学生思考:你是怎样懂得这些知识的?
——有的是看书得到的
——有的是看电视得到的
——有的是和同学交流得到的
——有的是自己探索得到的
——有的是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
教师引导: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具体途径,都是一个学习过程,归纳起来就是一种方法,那就是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学习,我们就解决不了这些奥妙,就掌握不了这些丰富而又新奇的的知识,我们自己、社会就得不到发展”的道理,从而提高探索奥秘的自觉性。
    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长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伊拉克   困苦   课时   奥秘   权利   老师   教师   社会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