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教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出示情境图
2、谁来介绍一下柜台里的商品和价格?
(二)乘加
1、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1)分步列式,交流解题思路
(2)尝试列综合算式,同桌交流
(3)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
题中先求什么?所以我们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4)讲解脱式计算的格式
2、小结:在一个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我们称为乘加混合运算。
提问: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三)乘减
1、出示问题: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1)你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吗?
(2)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你的想法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小结:这两题是什么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2、指导:读综合算式
(五)练习巩固
1、出示第31 第1页 读一读,说说先算什么?
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2、出示第31 第2题
同桌交流,独立改正
全班交流,说说错在哪里?
3、出示第31 第4页
全班交流,说说:先算什么?为什么?
突出: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谁在前谁先算
4、出示第31 第5页
针对信息,提出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答的问题
指名提问,全班列综合算式
(六)布置作业
第31页第3、5题。

课前思考:
1:情景图解决第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认识算式中的每一部分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然后,可以让学生试着计算,并说说运算顺序,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
2:第二个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并重点组织讨论该先算哪一步,使学生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要先算乘法。
3:对运算顺序的总结,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
4:练习都是围绕运算顺序来进行的有练习算一算;改错;比较等。都要学生理解乘除加减,要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后小结: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些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接触过,尤其是学过奥数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熟悉,课堂上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于号的对齐;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

课后小结:
由于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对购物问题的数量关系非常熟悉,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能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计算“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就能比较正确掌握,熟练运用了。
但在实际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是存在的,如学生只要碰到比较凑巧的数字,还是会先算加法或减法,没有先找到乘法,这样的不利因素总会干扰学生的计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上完课,我感到学生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作业中错的地方主要是格式以及计算,学生基本能理解掌握先乘除后加减。但像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相对其它的错的比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   减法   乘法   乘除   算式   加法   情境   小结   全班   顺序   单元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