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设计中心对称图案——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 知识和技能
深化对中心对称图形特点的理解;
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一些中心对称图案;
操作相关按扭,进行可见交互操作以及利用windows自带的绘图板进行相关图案设计。
② 过程和方法
欣赏中心对称图案,寻找共同特点;
利用特点和flash课件拼中心对称图案,并总结方法;
利用上述方法及authorware课件设计生活中的图案;
对图形的进一步欣赏,利用圆和线段在画板中设计中心对称图案。
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中心对称特点在图案设计中的价值;
增强自主探究图形的能力;
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图案设计中的优越性。
 教学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具备一定的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画板的使用能力;在生活中对中心对称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设计中心对称图案涉及的知识有:正方形的特点,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圆形的对称性,画板的操作。
 教学资源
教师围绕本课知识内容设计相关场景及使用课件,这些课件具有互动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完成设计初步。
校园网络以及windows附件中的画板。
 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创造性设计学习,包括五个环节:①情境创设;②探索活动;③应用设计;④相互交流;⑤反思评价。
 教学支架
学生最初欣赏图案时,帮助学生提炼出两个回顾性问题:中心对称图案的对称中心在哪?如何找出来?
当学生设计拼组图案时,提示学生小方块应如何摆放能保证图案最终是中心对称的。
当学生操作课件及画板工具时,教师需要示范操作方法,并对学生的操作困难给以及时的提示和反馈。
当学生进行独立的图案设计时,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对相关图案进行深入的欣赏,提示学生线段的摆放应成中心对称。
当学生交流总结时,帮助学生合理的简化或组织语言。
 组织形式
全班呈现情境------个人理解问题------全班交流理解------小组合作设计------全班交流设计结果和过程,反思总结------个人解决迁移问题------全班欣赏------个人设计图案------全班交流
 教学环境
四人一个小组,环状排座,每人一台电脑,电脑连入校园网。
 教学评价
① 知识和技能
六个小正方形拼组成中心对称图案;
设计满足中心对称特点的瓷砖;
指出实际图案中的对称中心;
利用圆和线段构造中心对称图案。
② 过程和方法
回顾设计环节,能够利用中心对称的特点进行图案的设计。
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调查学生对使用计算机探索数学问题的态度。
观察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研究图形设计过程中的情感反应。
 教学过程
① 创设情境
教师用电脑动画提供街道的场景,场景中出现我国几个著名的大品牌的徽标图案,要求学生观察并找出中心对称图案。
师问:他们的对称中心在哪?怎么找?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利用课件加以验证。
师问:你能说说他们的含义吗?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评价。
师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中心对称图案,请举例说明。
学生可链接相关网页举例说明。(网页应是学生课前收集的。)
通过欣赏图案以及初步的分析图案的特点和内涵,一方面让学生复习中心对称的知识,另一方面用现实中图案的美与实用性来引发学生的设计欲望。为下面的分组设计做好心理准备。
② 探索活动
电脑出示设计主题:用六个全等的正方形拼成无重叠无缝隙的中心对称图案。
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图案拼组中去感受设计中心对称图案的本质吧!
学生分组设计。
为了避免学生在准备实物道具时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纸张,教师向学生提供了用flash制作的“拼一拼”课件。在课件的操作平台上有代表四个方向的按键可迅速移动小方块,有next按钮可选择下一个小方块,“复位”按钮可退回到开始。另外,若中途需对某个小方块的位置进行调整,只需点击该方块,即可用方向键调位。由于每组有四台电脑,所以可确保每组拼法的多样性。课件系统还提供了“看一看”,验证学生所拼的正确图案。同时“看一看”中的六个小方块用了不同的颜色标记,方便学生归纳出小方块拼组时的诀窍:分对并成中心对称拼组。
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学生交流、互评。
③ 应用设计
教师口述设计主题:请选择一个或两个或更多的方形图案,设计含中心对称图案的瓷砖并贴满墙面。
学生独立设计。
教师向学生提供了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课件中的方形图案可通过左键单击的方式取出,按住左键拖动,单击右键旋转,双击左键垂直旋转,点击“更新”铺墙,点击“重新开始”清除。这是一个独立课件,学生可通过主机交流。
学生小结:实际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能选择一种或两种方形图案进行瓷砖的设计。
由简到繁,由做到想,由会到用,让学生领会中心对称特点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感触中心对称图案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设计经验。如果老师将小方块换成圆和线段你还能设计出中心对称图案吗?
学生:……
师:我们先来借鉴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设计的,好吗?
进入组合课件中的“想一想”。该部分提供了几个典型的圆和线段构成的实际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案以及他们的验证。在第一面上的圆形小按钮提供了进入“变一变”的通道。通过一个图形的变化让学生很容易的得出结论:线段的摆放要成中心对称,并且和圆的对称中心要统一。
电脑出示设计主题:请用圆和线段设计有一定涵义的中心对称图案,并用一两句话概括你的涵义。
学生利用windows自带的附件中的画板进行图案的设计,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
④ 相互交流
学生打包保存自己的设计并上传。
学生自愿。教师将其作品大屏幕展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由方块拼组到圆和线段的构成,是设计形象上的突破;由欣赏理解到自行设计创意是审美和思维能力的突破;由欣赏别人的作品到把我的作品给别人欣赏,是自我欣赏的突破。
⑤ 反思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口答,教师择其要点用写字板展示于大屏幕,最终进行必要的串联,完成反思。
师:课后,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学校的校徽设计一个有意义的中心对称的插图,形状自选。
将设计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无目的上升到有目的,从而形成真正的设计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上一篇:苏科版八上 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 案例2

下一篇:苏科版八上 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 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教案   数学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   对称   图案   线段   画板   课件   图形   评价   教师   学生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