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垃       圾

——变废为宝 [教学提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师大版式六年级教学下册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根据表可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问题。 2、通过对废品回收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用数学意识。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熟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表或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具:课件系列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师;垃圾在我们身边,随处可风,若不加以处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如果把它们进行合理分类处理,也可以变废为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环卫工人是如何让垃圾分类处理的。 2、播放垃圾分类处理情景的录像,学生观看。 [评析]: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录像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二、探究思考 1、师:为了方便群众、环卫处已把垃圾桶进行了改装,把一个垃圾桶分为有益和无用的两个内桶(课件出垃圾桶的画面,并出示长、宽、高) 2、师:今天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解决与垃圾有关的数学知识(课件出示教科书p6上面的5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3、学生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探讨、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正误。 4、学生在讨论、完成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状况,然后小组汇报完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小结。 [评析]: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着实他发挥了学生的才智,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的科书p6下面的试一试,学生先读题,谈谈 自己对题意的理解,然后独立做,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完毕后,全班交流反馈。 2、师:其实,蚯蚓也可以消化许多垃圾,大家想知道吗?我们来一起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7的练一练,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完成后加经归纳比较。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 [评析]: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袋]实践活动(1)调查一天自己家里丢弃的塑料袋数,并计算出年均每人丢弃的个数。(2)根据自己的调查数据,估算一下全班、全校同学一月、一年丢弃的数目。(3)将一个塑料袋铺开,估测它的面积。(4)把全校同学一年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开,大约占多少平方米? [总评]这节课由学生的生活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没有陌生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教师做的只是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为学生生动活泼,营造氛围,提供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   垃圾   条形   变废为宝   塑料袋   垃圾桶   教科书   课件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